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汉日被动语句比较及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依据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3 研究综述第9-16页
        1.3.1 汉语被动句研究概况第9-12页
        1.3.2 日语被动句的研究概况第12-15页
        1.3.3 中日被动句的对比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第15页
        1.3.4 小结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6-17页
        1.4.1 研究途径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3 语料来源第16-17页
第2章 汉日被动句比较分析第17-29页
    2.1 汉日被动句受事的比较第17-19页
    2.2 汉日被动句谓语动词的比较第19-21页
    2.3 汉日被动句施事的比较第21-23页
    2.4 汉日被动句语用比较第23-26页
    2.5 汉日被动句的语义比较第26-29页
第3章 日本留学生被动句偏误分类及原因分析第29-44页
    3.1 谓语动词的偏误及原因第29-32页
        3.1.1 谓语动词的误用第29-30页
        3.1.2 谓语动词遗漏第30-31页
        3.1.3 谓语动词偏误的原因第31-32页
    3.2 被动标记偏误及原因第32-38页
        3.2.1 被动标记遗漏第32-35页
        3.2.2 被动句误用第35-37页
        3.2.3 被动标记偏误原因第37-38页
    3.3 补语或助词“了”的遗漏、多余或误用及原因第38-39页
        3.3.1 补语偏误分析第38页
        3.3.2 助词“了”偏误分析第38-39页
        3.3.3 补语或助词“了”的偏误原因第39页
    3.4 施事与受事偏误及原因第39-44页
        3.4.1 施事位置错误第40-41页
        3.4.2 受事位置错误第41-42页
        3.4.3 施事与受事偏误的原因第42-44页
第四章 教学建议第44-52页
    4.1 针对谓语动词偏误的教学建议第44-46页
    4.2 针对被动标记偏误的教学建议第46-48页
    4.3 针对补语及助词“了”的偏误的教学建议第48-50页
    4.4 针对施事和受事偏误的教学建议第50-52页
第5章 总结第52-53页
    5.1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52页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内外初级汉语教学模式调查与对比研究--以塔那那利佛孔子学院和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为例
下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