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我国农药的使用情况 | 第11-12页 |
1.2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概况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 | 第13-14页 |
1.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 第14-18页 |
1.3.1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作用机理及危害 | 第14-15页 |
1.3.2 前处理方法 | 第15页 |
1.3.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现状 | 第15-18页 |
1.4 降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1 物理法降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 第18页 |
1.4.2 化学法降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 第18-19页 |
1.4.3 生物法降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 第19页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材料 | 第21页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2.3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3-28页 |
2.4.1 气相色谱条件 | 第23页 |
2.4.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4.3 原料乳的热处理 | 第23-24页 |
2.4.4 培养基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 | 第24-25页 |
2.4.5 发酵乳发酵试验 | 第25页 |
2.4.6 米酒发酵试验 | 第25-26页 |
2.4.7 霉菌干酪发酵试验 | 第26-27页 |
2.4.8 面团发酵试验 | 第27页 |
2.4.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9页 |
3.1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气谱条件分析 | 第28页 |
3.2 方法学验证 | 第28-30页 |
3.2.1 标准曲线和定量限 | 第28-29页 |
3.2.2 回收率 | 第29-30页 |
3.3 原料乳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热降解 | 第30-32页 |
3.4 培养基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 | 第32-37页 |
3.4.1 MRS培养基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情况 | 第32-34页 |
3.4.2 PDB培养基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情况 | 第34-37页 |
3.5 发酵乳后熟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 | 第37-42页 |
3.5.1 发酵乳后熟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情况 | 第37-39页 |
3.5.2 发酵乳后熟中乳酸菌的菌数测定 | 第39-41页 |
3.5.3 发酵乳后熟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降解的动力学参数 | 第41-42页 |
3.6 米酒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 | 第42-44页 |
3.6.1 米酒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情况 | 第42-43页 |
3.6.2 米酒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降解的动力学参数 | 第43-44页 |
3.7 干酪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 | 第44-46页 |
3.7.1 干酪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情况 | 第44-45页 |
3.7.2 霉菌干酪中霉菌的菌数测定 | 第45页 |
3.7.3 干酪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降解的动力学参数 | 第45-46页 |
3.8 面团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 | 第46-49页 |
3.8.1 面团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情况 | 第46-47页 |
3.8.2 面团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降解的动力学参数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4.1 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 | 第49页 |
4.2 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原料乳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降解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作用的研究 | 第50页 |
4.4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