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玉米芯 | 第10-11页 |
·玉米芯的概况 | 第10页 |
·玉米芯的活性研究 | 第10-11页 |
·木聚糖 | 第11-13页 |
·木聚糖的概况 | 第11-12页 |
·木聚糖的特性与价值 | 第12页 |
·木聚糖的提取 | 第12-13页 |
·低聚木糖 | 第13-18页 |
·低聚木糖的概况 | 第13-14页 |
·低聚木糖的制备 | 第14-15页 |
·低聚木糖的检测 | 第15-16页 |
·低聚木糖的分离 | 第16-17页 |
·低聚木糖的生物活性 | 第17页 |
·低聚木糖的应用 | 第17-18页 |
·歧杆菌 | 第18-20页 |
·歧杆菌的概况 | 第18-19页 |
·双歧杆菌的生理调节功能 | 第19页 |
·歧因子 | 第19页 |
·双歧杆菌数量的增加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41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5页 |
·玉米芯 | 第22页 |
·菌种 | 第22页 |
·原料乳 | 第22页 |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3-25页 |
·玉米芯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第25-32页 |
·水分测定 | 第25页 |
·粗纤维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粗灰分含量 | 第26-27页 |
·粗脂肪含量测定 | 第27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硫酸-苯酚比色法) | 第27-28页 |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DNS法) | 第28-30页 |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 | 第30-32页 |
·木质素的测定(Klason法) | 第32页 |
·玉米芯木聚糖粗品的提取工艺优化 | 第32-33页 |
·玉米芯木聚糖粗品的提取工艺流程 | 第32页 |
·操作要点 | 第32-33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33页 |
·正交试验 | 第33页 |
·玉米芯木聚糖粗品得率计算 | 第33页 |
·低聚木糖的酶解制备 | 第33-35页 |
·酶活的测定 | 第33-35页 |
·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的流程 | 第35页 |
·低聚木糖的HPLC分析 | 第35-36页 |
·低聚木糖的TLC分析 | 第36页 |
·低聚木糖单一组分的制备 | 第36-37页 |
·样品2、样品3的ESI-MS分析 | 第36页 |
·样品2、样品3的~1HNMR和~(13)CNMR分析 | 第36页 |
·样品2、样品3的IR分析 | 第36页 |
·样品2、样品3的HPLC分析 | 第36-37页 |
·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优化 | 第37页 |
·低聚木糖及其单体的促双歧杆菌活性实验 | 第37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37页 |
·两歧双歧杆菌的厌氧培养 | 第37页 |
·分析测定 | 第37页 |
·低聚木糖在保健酸奶制作中的应用 | 第37-41页 |
·原料乳的预处理 | 第37页 |
·菌种的扩大培养 | 第37页 |
·工艺流程 | 第37-38页 |
·操作要点 | 第38页 |
·低聚木糖酸奶配方优化实验 | 第38-39页 |
·产品相关指标的检测 | 第39-4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1-61页 |
·玉米芯的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水分含量 | 第41页 |
·粗纤维含量 | 第41页 |
·粗灰分含量 | 第41页 |
·脂肪含量 | 第41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41-42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42页 |
·还原糖含量 | 第42-43页 |
·木质素含量 | 第43页 |
·玉米芯木聚糖粗品的提取工艺优化 | 第43-46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酶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 | 第46-48页 |
·木聚糖酶活的测定 | 第46-47页 |
·低聚木糖的HPLC分析 | 第47-48页 |
·低聚木糖的薄层色谱分析 | 第48页 |
·硅胶柱层析分离制备单体 | 第48-49页 |
·样品2、样品3的色谱分析 | 第49-53页 |
·样品2、样品3的ESI-MS分析 | 第49页 |
·样品2、样品3的~1HNMR和~(13)CNMR分析 | 第49-51页 |
·样品2、样品3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1-52页 |
·样品2、样品3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52-53页 |
·木聚糖酶酶解正交试验 | 第53-54页 |
·正交试验 | 第53-54页 |
·验证试验 | 第54页 |
·低聚木糖液及单一组分用于双歧杆菌的培养 | 第54-55页 |
·低聚木糖用于保健酸奶的制作 | 第55-61页 |
·酸奶配方优化单因素实验 | 第55-56页 |
·酸奶配方优化正交实验 | 第56-58页 |
·产品展示 | 第58页 |
·产品质量各项标准的制定 | 第58-59页 |
·产品质量分析 | 第59-61页 |
4 结论 | 第61-62页 |
5 展望 | 第62-6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8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