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研究--以泰国龙成学校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 相关文献分类评价及主要观点 | 第10-13页 |
(二)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四、文化冲突的相关问题 | 第14-19页 |
(一) 文化冲突的涵义及发展阶段 | 第14-16页 |
(二) 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16-17页 |
(三) 文化冲突的解决对策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对泰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案例分析 | 第19-31页 |
一、语言方面文化冲突的案例及分析 | 第19-20页 |
二、非语言方面文化冲突的案例及分析 | 第20-23页 |
(一) 体触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0-22页 |
(二) 音量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2页 |
(三) 手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2-23页 |
三、价值观方面文化冲突的案例及分析 | 第23-28页 |
(一) 时间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3-24页 |
(二) 性别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4-25页 |
(三) 礼仪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5-26页 |
(四) 佛教信仰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6-27页 |
(五) 慢文化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7-28页 |
四、其他方面文化冲突的案例及分析 | 第28-31页 |
(一) 学习态度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8-29页 |
(二) 课堂纪律方面的案例及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对泰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一、中泰之间的文化差异 | 第31-33页 |
(一) 时间观念的不同 | 第31页 |
(二) 行为规范的不同 | 第31-32页 |
(三)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 第32-33页 |
二、教师的教学方面的原因 | 第33-34页 |
(一) 教师的课堂行为 | 第33页 |
(二) 文化课的教学方式 | 第33-34页 |
三、学生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 | 第34-36页 |
(一) 学习汉语的动机不明确 | 第34页 |
(二) 学习汉语的态度散漫 | 第34页 |
(三) 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不正确 | 第34-35页 |
(四) 对中国文化的适应能力低下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对泰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应对策略 | 第36-45页 |
一、针对教师方面的策略 | 第36-42页 |
(一) 树立正确的双文化意识 | 第36-37页 |
(二) 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 | 第37-38页 |
(三) 针对泰国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 第38-42页 |
二、针对学生方面的策略 | 第42-45页 |
(一) 明确学习动机 | 第42页 |
(二) 端正学习态度 | 第42-43页 |
(三) 正确看待中国文化 | 第43页 |
(四) 提高对中国文化的适应能力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