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四、语料来源及说明 | 第12页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中高级汉语留学生语篇衔接手段偏误描述与分类 | 第14-34页 |
第一节 段内衔接手段偏误描述与分类 | 第14-29页 |
一、照应衔接偏误 | 第14-21页 |
二、替代衔接偏误 | 第21-22页 |
三、省略衔接偏误 | 第22-24页 |
四、连接成分衔接偏误 | 第24-27页 |
五、词汇衔接偏误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段落衔接手段偏误描述与分类 | 第29-34页 |
一、分段不当或未分段而导致的段落衔接偏误 | 第29-32页 |
二、首段和尾段呼应不当而导致的段落衔接偏误 | 第32页 |
三、段落之间缺乏承接过渡而导致的段落衔接偏误 | 第32-34页 |
第二章 中高级汉语留学生语篇衔接手段偏误统计 | 第34-51页 |
第一节 语篇衔接偏误数据统计表及饼状图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段内衔接手段偏误数据统计表及饼状图 | 第35-46页 |
一、照应衔接偏误 | 第36-41页 |
二、替代衔接偏误 | 第41页 |
三、省略衔接偏误 | 第41-42页 |
四、连接成分衔接偏误 | 第42-46页 |
五、词汇衔接偏误 | 第46页 |
第三节 段落衔接手段偏误数据统计表及饼状图 | 第46-4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中高级汉语留学生语篇衔接手段偏误原因分析 | 第51-59页 |
第一节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第51-52页 |
第二节 目的语的影响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大纲和教材编排的影响 | 第53-56页 |
第四节 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 第56-58页 |
第五节 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 第58-59页 |
第四章 针对中高级汉语留学生语篇衔接手段的教学建议 | 第59-62页 |
第一节 关于解决母语负迁移影响的教学建议 | 第59页 |
第二节 关于解决目的语负面影响的教学建议 | 第59-60页 |
第三节 关于解决大纲和教材编排负面影响的教学建议 | 第60页 |
第四节 关于解决教师教学方法负面影响的教学建议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