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1页 |
二、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傣文概述 | 第14-33页 |
第一节 傣文历史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傣文使用现状 | 第15-20页 |
一、城镇和村寨傣文使用情况调查 | 第15-17页 |
二、西双版纳傣语文工作情况介绍 | 第17-20页 |
第三节 新老傣文对比 | 第20-23页 |
一、新老傣文声母符号比较 | 第20-21页 |
二、新老傣文韵母符号比较 | 第21-22页 |
三、新老傣文声调符号比较 | 第22页 |
四、新老傣文书写形式比较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傣语和普通话及景洪汉语方言的声韵调对应情况 | 第23-33页 |
一、傣语和普通话及景洪汉语方言的声母对应情况 | 第23-26页 |
二、傣语和普通话及景洪汉语方言的韵母对应情况 | 第26-31页 |
三、傣语和普通话及景洪汉语方言的声调对应情况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标牌中的傣文使用现状 | 第33-67页 |
第一节 调查程序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标牌中傣文使用情况分析 | 第34-67页 |
一、标牌类型 | 第34-41页 |
(一) 标牌制作方式 | 第34-36页 |
(二) 标牌种类划分 | 第36-37页 |
(三) 单文标牌与双文标牌情况统计 | 第37-41页 |
二、标牌中傣文使用不规范现象 | 第41-67页 |
(一) 不按规定使用傣文 | 第41-42页 |
(二) 傣文翻译不规范 | 第42-63页 |
(三) 傣文不规范 | 第63-67页 |
第三章 城镇标牌中傣文使用规范化的探索 | 第67-87页 |
第一节 标牌傣文使用不规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67-72页 |
一、标牌翻译与制作缺乏统一的标准 | 第67-68页 |
二、傣语文信息化层次较低 | 第68页 |
三、专业的翻译机构和翻译人员短缺 | 第68-69页 |
四、对规范化的傣汉双文标牌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 第69-70页 |
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制建设不足 | 第70-72页 |
第二节 标牌中傣文使用规范化措施 | 第72-87页 |
一、确立标牌翻译与制作标准 | 第73-80页 |
(一) 确立标牌翻译标准 | 第73-78页 |
(二) 确立标牌制作标准 | 第78-80页 |
二、加强傣语文信息化工作 | 第80-83页 |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 第83-84页 |
四、强化规范使用傣文的意识 | 第84页 |
五、加强傣语文法制建设与标牌傣文规范使用管理 | 第84-87页 |
(一) 加快立法 | 第84-85页 |
(二) 严格执法 | 第85-86页 |
(三) 强化监督管理 | 第86-87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87-89页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二、本文的不足及尚待研究之处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 | 第92-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