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连谓句语义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第9页
        一、研究对象第9页
        二、研究目的第9页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及创新点第9-10页
        一、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二、选题的创新点第10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10-13页
        一、连谓句的本体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连谓句研究现状第12-13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13-14页
        一、研究方法第13页
        二、语料来源第13-14页
第二章 汉语连谓句本体研究第14-30页
    第一节 汉语连谓句的定义和特点第14-16页
        一、连谓短语的定义第14页
        二、连谓句的定义和结构特点第14-16页
    第二节 汉语连谓句结构类型研究第16-18页
    第三节 汉语连谓句的语义分析第18-26页
        一、连谓句的语义特征第18-22页
            (一) 主语和谓语(即连谓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第18-19页
            (二) 连用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第19-22页
        二、连谓句的语义指向研究第22-26页
            (一) 连谓短语前状语的语义指向第23-24页
            (二) 连谓句的语义指向第24-26页
    第四节 基于英汉对比的连谓句语义分析第26-30页
        一、汉语连谓句的英译方式探析第26-27页
            (一) 汉语连谓句翻译成英语单句第26页
            (二) 汉语连谓句翻译成英语复句第26-27页
        二、连谓句的语义重心研究第27-30页
第三章 留学生学习使用连谓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第30-41页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方法第30页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第30页
        二、问卷调查的方法第30页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调查对象第30-32页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第30-31页
        二、调查对象第31-32页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第32-41页
        一、总体偏误情况第32页
        二、各类题型的调查情况分析第32-40页
        三、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留学生汉语连谓句语义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第41-56页
    第一节 偏误类型第41-44页
        一、与状语相关的偏误第41页
        二、与宾语相关的偏误第41-42页
        三、与“来、去”这类连谓句相关的偏误第42页
        四、VP1为“有/没有”这类连谓句的偏误第42-43页
        五、与动态助词、副词相关的偏误第43页
        六、其他偏误类型第43-44页
        七、小结第44页
    第二节 连谓句偏误原因的探讨第44-51页
        一、汉语本体的复杂性第45页
        二、目的语知识泛化第45-46页
        三、交际策略的影响第46页
        四、教学方面的原因第46-51页
    第三节 对外汉语连谓句的相关教学建议第51-56页
        一、储备知识,提高教师修养第52页
        二、分级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第52-54页
        三、注重方式,适当巩固练习第54页
        四、反馈偏误,树立学习信心第54-56页
第五章 结语第56-58页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第56页
    二、研究中的不足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留学生汉语连谓句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浸入式教学在来华留学生汉语夏令营项目中的教学设计分析--以2015“国家汉办”短期泰国中学生夏令营为例
下一篇:论新课标下小学美术与数学学科有机整合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