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语学习者写作偏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汉语写作偏误研究 | 第10-13页 |
(二)汉语写作教学研究 | 第13-14页 |
三、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韩国汉语学习者的写作偏误分类 | 第16-27页 |
一、词汇的偏误分类 | 第16-18页 |
(一)近义词误用 | 第16-17页 |
(二)词语搭配不当 | 第17页 |
(三)自造词 | 第17-18页 |
二、句子的偏误分类 | 第18-23页 |
(一)语序偏误 | 第18-19页 |
(二)成分残缺偏误 | 第19-22页 |
(三)特殊句型偏误 | 第22-23页 |
三、语篇的偏误分类 | 第23-24页 |
(一)关联词语缺失 | 第23-24页 |
(二)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 第24页 |
四、标点符号偏误 | 第24-25页 |
(一)标点书写偏误 | 第24-25页 |
(二)标点功能使用偏误 | 第25页 |
五、写作格式偏误 | 第25-27页 |
(一)句末点号的位置偏误 | 第26页 |
(二)空格的偏误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偏误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一、学习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一)母语负迁移 | 第27-28页 |
(二)目的语过度泛化 | 第28-29页 |
(三)学习者采取的学习策略 | 第29页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二、教师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一)教学方法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二)教学内容的影响 | 第31页 |
三、教材的影响 | 第31-33页 |
(一)教材缺乏针对性 | 第31页 |
(二)教材内容安排不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针对写作教学偏误的教学策略 | 第33-39页 |
一、针对学习者提出的策略 | 第33-34页 |
(一)提高学习主动性 | 第33页 |
(二)培养汉语思维 | 第33页 |
(三)养成及时修改的习惯 | 第33-34页 |
二、针对教师提出的策略 | 第34-39页 |
(一)加强对韩国汉语学习者的写作研究 | 第34页 |
(二)培养韩国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思维 | 第34-35页 |
(三)提高学习者的写作兴趣 | 第35-36页 |
(四)加强写作技能的专项训练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