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0.2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2页 |
0.3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0.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0.3.2 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0.4 对外汉语教学中重动句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0.5 本文的研究特色 | 第14-16页 |
1 重动句概述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 第16-26页 |
1.1 重动句的界定 | 第16-17页 |
1.2 重动句的分类 | 第17-19页 |
1.3 重动句的句法与语义特点分析 | 第19-21页 |
1.3.1 重动句的句法分析 | 第19-20页 |
1.3.2 重动句的语义分析 | 第20-21页 |
1.4 中高级阶段留学生重动句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 第21页 |
1.5 对外汉语教材中重动句的编排 | 第21-24页 |
1.6 重动句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2 中高级阶段留学生重动句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26-36页 |
2.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6页 |
2.2 调查目的与方法 | 第26页 |
2.3 调查对象与语料选择 | 第26-27页 |
2.4 调查内容 | 第27-28页 |
2.5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2.5.1 中高级阶段留学生使用重动句的特点分析 | 第28-29页 |
2.5.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2.6 使用重动句的偏误类型 | 第31-33页 |
2.6.1 遗漏偏误 | 第31页 |
2.6.2 误代偏误 | 第31-32页 |
2.6.3 错序偏误 | 第32-33页 |
2.7 偏误成因分析 | 第33-34页 |
2.7.1 重动句句式结构较松散,口语性强 | 第33页 |
2.7.2 母语语法规则的干扰 | 第33页 |
2.7.3 学习者采用回避、简化等策略进行汉语表达 | 第33-34页 |
2.7.4 教材编排中缺乏重动句的相关注解 | 第34页 |
2.8 调查结论与总结 | 第34-36页 |
3 中高级阶段留学生重动句教学设计 | 第36-42页 |
3.1 教学对象 | 第36-37页 |
3.2 教学目标 | 第37页 |
3.3 教材选择 | 第37页 |
3.4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第37页 |
3.5 课型与课时安排 | 第37页 |
3.6 重动句的具体教学步骤 | 第37-41页 |
3.7 教学评价与反思 | 第41-42页 |
4 重动句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 第42-45页 |
4.1 从结构、意义、用法三方面讲解重动句 | 第42页 |
4.2 合理安排重动句教学的重难点,加强相关句式的功能比较 | 第42-43页 |
4.3 创建具体真实的交际情境,提高留学生重动句口语表达愿望 | 第43-44页 |
4.4 依据重动句的使用频率和难度,讲练结合 | 第44页 |
4.5 以PPT、FLASH动画为主要教学手段,凸显重动句的直观性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