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材、课本论文

汉语高级精读教材对比分析及其适用性研究--以《发展汉语高级综合1》与《博雅汉语·飞翔篇1》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5页
    0.1 研究背景第10页
    0.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0.3 研究对象与范围第11页
    0.4 理论基础第11-13页
        0.4.1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理论第11-13页
    0.5 研究方法第13-15页
1 文献综述第15-19页
    1.1 对外汉语高级精读教材研究概述第15-16页
    1.2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研究概述第16页
    1.3 对外汉语教材适用性研究概述第16-17页
    1.4 小结第17-19页
2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与《博雅汉语·飞翔篇1》的对比分析第19-33页
    2.1 课文的对比分析第19-21页
        2.1.1 话题的对比分析第19-21页
        2.1.2 课文长度的对比分析第21页
    2.2 词汇的对比分析第21-25页
        2.2.1 生词数量与等级的对比第21-22页
        2.2.2 词类的对比分析第22-25页
        2.2.3 生词复现率的对比分析第25页
    2.3 课后练习的对比分析第25-29页
        2.3.1 练习题类型的对比分析第25-28页
        2.3.2 练习题数量的对比分析第28页
        2.3.3 练习题的科学性的对比分析第28-29页
    2.4 语法的对比分析第29-31页
        2.4.1 语法数目的对比分析第29页
        2.4.2 语法注释的对比分析第29-31页
    2.5 小结第31-33页
3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与《博雅汉语·飞翔篇1》适用性的分析第33-40页
    3.1 适用性分析的方法与实施情况第33页
        3.1.1 访谈法第33页
        3.1.2 问卷调查法第33页
        3.1.3 适用性分析的实施情况第33页
    3.2 适用性分析的结论第33-40页
        3.2.1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3.2.2 学生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3.2.3 小结第38-40页
4 两部高级精读教材的综合评价与编写建议第40-43页
    4.1 两部高级精读教材的综合评价第40-41页
        4.1.1 两部教材反映出的高级精读教材的编写趋势第40页
        4.1.2 两部教材反映出的高级精读教材的现存问题第40页
        4.1.3 教师方面对高级精读教材的评价与需求第40-41页
        4.1.4 学生方面对高级精读教材的评价与需求第41页
    4.2 高级精读教材编写建议第41-43页
        4.2.1 关于课文的建议第41-42页
        4.2.2 关于词汇的建议第42页
        4.2.3 关于练习题的建议第42页
        4.2.4 关于语法的建议第42-43页
5 对于建立对外汉语高级精读教材适用性评估模型的几点思考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1 教师访谈问题第47-48页
附录2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适用性调查第48-49页
附录3 《博雅汉语·飞翔篇Ⅰ》适用性调查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级汉语口语课会话对答类型与结构考察研究
下一篇:中高级阶段留学生重动句使用情况调查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