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固定化酶简介 | 第7页 |
| ·固定化酶概述 | 第7页 |
| ·固定化酶的方法 | 第7页 |
| ·固定化酶的应用 | 第7页 |
| ·固定化酶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酿酒酵母孢子概述 | 第8-10页 |
| ·酿酒酵母孢子的形成 | 第8-9页 |
| ·酿酒酵母孢子壁的形成 | 第9-10页 |
|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11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2-28页 |
| ·材料 | 第12-16页 |
| ·培养基 | 第12页 |
| ·菌株 | 第12-13页 |
| ·质粒 | 第13-14页 |
| ·引物 | 第14-15页 |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 ·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 ·实验方法 | 第16-28页 |
| ·溶液配制 | 第16-17页 |
| ·基因的扩增 | 第17页 |
| ·PCR 产物纯化 | 第17页 |
| ·PCR 片段胶回收 | 第17页 |
| ·高效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17-18页 |
|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第18页 |
| ·质粒提取 | 第18页 |
| ·质粒酶切 | 第18-19页 |
| ·酿酒酵母 LiAc 法转化线性 DNA | 第19页 |
| ·酿酒酵母一步法转化质粒 DNA | 第19页 |
| ·酿酒酵母基因组提取 | 第19-20页 |
| ·重组子基因组 PCR 筛选 | 第20页 |
| ·相关质粒的构建 | 第20-21页 |
| ·相关菌株的构建 | 第21-22页 |
| ·酵母产孢与孢子纯化 | 第22页 |
| ·酶活性检测 | 第22-25页 |
| ·孢子保护作用检测 | 第25页 |
| ·平板生长实验 | 第25-26页 |
| ·荧光显微观察 | 第26页 |
| ·Western blot 定量分析不同细胞壁中α-半乳糖苷酶的含量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8-40页 |
| ·突变菌株的 PCR 验证 | 第28页 |
| ·利用 dit1 缺陷型固定化酶 | 第28-30页 |
| ·利用电荷的相互作用在突变体 dit1 孢子壁上固定化酶 | 第28-29页 |
| ·模拟孢子壁中二酪氨酸与壳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固定化酶 | 第29-30页 |
| ·利用 osw2 缺陷型固定化酶 | 第30-37页 |
| ·孢子可用于固定化α-半乳糖苷酶 | 第30-31页 |
| ·α-半乳糖苷酶的固定依赖壳聚糖层 | 第31-32页 |
| ·孢子壁的完整性对固定化酶活性有影响 | 第32-34页 |
| ·孢子微胶囊固定化酶可以抵御外界不良刺激 | 第34-36页 |
| ·微胶囊固定化的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温度和 pH | 第36页 |
| ·孢子微胶囊固定化的蔗糖酶能改变其底物偏好性 | 第36-37页 |
| ·利用 ydr326c 和 ydl186w 缺陷型固定化酶 | 第37-40页 |
| ·ydr326c 和 ydl186w 两种缺陷型孢子也可以用于固定化蔗糖酶 | 第37-40页 |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 主要结论 | 第40-41页 |
| 展望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