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应用于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理据探析与教学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研究目标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8-12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基本思路 | 第12页 |
·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第1章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模因理据分析 | 第13-25页 |
·模因与语言模因 | 第13-18页 |
·模因概念的起源与界说 | 第13-14页 |
·模因的特征 | 第14-15页 |
·语言模因的界定与属性 | 第15-18页 |
·语言模因在二语教学中的运行机制 | 第18-22页 |
·第二语言模因的储存形式 | 第18-19页 |
·第二语言模因的认知、传播加工过程 | 第19-22页 |
·写作语言的模因理据 | 第22-25页 |
·模因与写作语言 | 第22页 |
·写作语言中的模因理据探讨 | 第22-25页 |
第2章 语言模因教学法指导下的对外汉语写作教学 | 第25-33页 |
·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问题的表现 | 第25-26页 |
·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26-28页 |
·语言模因教学法的提出与应用 | 第28-33页 |
·语言模因教学法的提出 | 第28-30页 |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模因教学法的应用 | 第30-33页 |
第3章 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 | 第33-45页 |
·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 第33-40页 |
·教学内容选取 | 第33页 |
·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教学设计详案 | 第34-40页 |
·教学设计分析与评价 | 第40-42页 |
·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教学理论的启示 | 第42-45页 |
·对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 第42-43页 |
·教学理论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