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阅读教程》教学初探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对象 | 第8-10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明确 | 第10-13页 |
一、 中级 | 第10-11页 |
二、 阅读 | 第11-12页 |
三、 中级阶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一、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 | 第13页 |
二、 阅读过程模式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一、 关于阅读教材的研究 | 第14-15页 |
二、 关于阅读教学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三、 关于阅读技能的研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中级汉语阅读教程》教材分析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技能编排 | 第17-18页 |
一、 技能的总量 | 第17-18页 |
二、 技能的分类 | 第18页 |
三、 技能的编排顺序 | 第18页 |
第二节 课文选材 | 第18-21页 |
一、 材料来源和渠道 | 第18-19页 |
二、 材料的题材 | 第19-20页 |
三、 材料篇幅统计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生词统计 | 第21-22页 |
一、 生词的数量 | 第21页 |
二、 生词的难度 | 第21页 |
三、 生词的呈现方式 | 第21-22页 |
第四节 练习分析 | 第22-25页 |
一、 练习的数量 | 第22-23页 |
二、 练习的题型 | 第23-24页 |
三、 练习的样式分布 | 第24页 |
四、 练习的复现率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中级汉语阅读教程》的教学实践 | 第25-36页 |
第一节 灵活处理教材 | 第25-31页 |
一、 一课一技能 | 第25-26页 |
二、 整合教材 | 第26-28页 |
三、 举一反三 | 第28-29页 |
四、 适当取舍 | 第29-30页 |
五、 循序渐进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创新教学方法 | 第31-34页 |
一、 分述 | 第31页 |
二、 合作讨论 | 第31-32页 |
三、 问答 | 第32页 |
四、 情景模拟 | 第32-33页 |
五、 以旧带新 | 第33页 |
六、 网络化阅读教学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关于词汇和教态问题 | 第34-36页 |
一、 关于词汇教学 | 第34-35页 |
二、 关于教师的教态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