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第6-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4-26页 |
1.1 大豆分离蛋白的组成及其营养价值 | 第14-15页 |
1.1.1 大豆分离蛋白的组分 | 第14页 |
1.1.2 大豆分离蛋白的营养价值 | 第14-15页 |
1.2 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 | 第15-18页 |
1.2.1 溶解性 | 第16-17页 |
1.2.2 水合性质 | 第17页 |
1.2.3 界面性质 | 第17-18页 |
1.2.4 黏度 | 第18页 |
1.3 蛋白质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1 物理改性 | 第18-19页 |
1.3.2 酶法改性 | 第19页 |
1.3.3 化学改性 | 第19-21页 |
1.3.4 基因工程改性 | 第21页 |
1.4 蛋白质磷酸化改性 | 第21-24页 |
1.4.1 蛋白质磷酸化改性的原理 | 第21页 |
1.4.2 磷酸化试剂简介 | 第21-23页 |
1.4.3 国内外蛋白质磷酸化改性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原料和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7-31页 |
2.2.1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第27页 |
2.2.2 大豆分离蛋白基本成分的测定 | 第27-29页 |
2.2.3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第29页 |
2.2.4 水解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2.2.5 磷酸化程度的测定 | 第30页 |
2.2.6 氮溶解指数(NSI)的测定 | 第30-31页 |
2.2.7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2.3.1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测定 | 第31-32页 |
2.3.2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61页 |
3.1 大豆分离蛋白组分分析 | 第34页 |
3.2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第34-35页 |
3.2.1 酪氨酸标准曲线 | 第34页 |
3.2.2 酶活力的测定 | 第34-35页 |
3.3 亮氨酸和磷标准曲线绘制 | 第35-36页 |
3.3.1 亮氨酸标准曲线 | 第35页 |
3.3.2 磷标准曲线 | 第35-36页 |
3.4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方法的确定 | 第36-37页 |
3.5 木瓜蛋白酶水解条件对大豆蛋白溶解性的影响及酶解条件优化 | 第37-43页 |
3.5.1 底物浓度对大豆分离蛋白NSI及DH的影响 | 第37页 |
3.5.2 pH对大豆分离蛋白NSI及DH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3 反应温度对大豆分离蛋白NSI及DH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4 酶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NSI及DH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5 反应时间对大豆分离蛋白NSI及DH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6 木瓜蛋白酶最佳水解工艺优化 | 第41-43页 |
3.6 磷酸化修饰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溶解性的影响及磷酸化条件优化 | 第43-53页 |
3.6.1 多聚磷酸钠浓度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的氮溶解指数及含磷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6.2 反应pH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的氮溶解指数及含磷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3 反应温度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的氮溶解指数及含磷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6.4 反应时间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的氮溶解指数及含磷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6.5 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磷酸化反应条件 | 第47-53页 |
3.7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评价及结构分析 | 第53-61页 |
3.7.1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3.7.2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3.7.3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保水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3.7.4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吸油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3.7.5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 | 第57-59页 |
3.7.6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电镜扫描分析 | 第59-60页 |
3.7.7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巯基含量分析 | 第60-61页 |
4 讨论 | 第61-63页 |
4.1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方法的选择分析 | 第61页 |
4.2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影响分析 | 第61-62页 |
4.3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影响分析 | 第62页 |
4.4 酶解-磷酸化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分析 | 第62-63页 |
5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