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话语标记语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关于话语标记语的界定研究 | 第13页 |
二、关于话语标记语的分类研究 | 第13-14页 |
三、关于话语标记语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 | 第14页 |
四、小结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一、关联理论 | 第16-17页 |
二、连贯理论 | 第17页 |
三、顺应理论 | 第17-18页 |
四、合作原则 | 第18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8-2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二、语料来源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初、中级《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分类 | 第20-46页 |
第一节 按结构形式分类 | 第20-27页 |
一、话语标记词 | 第20-24页 |
二、话语标记短语 | 第24-26页 |
三、话语标记小句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按话题功能分类 | 第27-44页 |
一、话题开启标记语 | 第28-31页 |
二、话题承接标记语 | 第31-32页 |
三、话题延续标记语 | 第32-38页 |
四、话题转换标记语 | 第38-41页 |
五、话题重组标记语 | 第41-43页 |
六、话题回归标记语 | 第43页 |
七、话题结束标记语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二章 初、中级《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统计与分析 | 第46-56页 |
第一节 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数量统计与分析 | 第46-50页 |
一、结构形式下的话语标记语数量统计分析 | 第46-48页 |
二、话题功能下的话语标记语数量统计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二节 教材中话语标记语出现频次的统计与分析 | 第50-54页 |
一、结构形式下的话语标记语出现频次统计分析 | 第50-52页 |
二、话题功能下的话语标记语出现频次统计分析 | 第52-54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初、中级《汉语口语》教材对话语标记语的处理 | 第56-67页 |
第一节 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解释 | 第56-62页 |
一、词语模块 | 第56-58页 |
二、注释模块 | 第58-59页 |
三、《口语知识》模块 | 第59-61页 |
四、《口语常用语》模块 | 第61-62页 |
第二节 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练习 | 第62-65页 |
一、练习模块中话语标记语的用例统计 | 第62-64页 |
二、练习模块中对话语标记语的处理方式 | 第64-65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初、中级《汉语口语》系列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编写特点及不足 | 第67-71页 |
第一节 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编写特点 | 第67-68页 |
一、结构形式和话题功能的多样性 | 第67页 |
二、总量的层级递增性 | 第67-68页 |
三、处理方式的系统专题性 | 第68页 |
第二节 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编写不足 | 第68-70页 |
一、出现频次缺乏层级循序渐进 | 第68-69页 |
二、模块安排出现断层 | 第69页 |
三、话语标记语的解释和练习不充分 | 第69-70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选编建议 | 第71-74页 |
第一节 话语标记语的选择 | 第71-72页 |
一、选择贴近生活,使用度高的话语标记语 | 第71-72页 |
二、选择结构形式多样、话题功能全面的话语标记语 | 第72页 |
第二节 话语标记语的层级安排 | 第72页 |
一、注重话语标记语出现频次层级性 | 第72页 |
二、提高话语标记语在教材中的复现率 | 第72页 |
第三节 话语标记语的处理方式 | 第72-73页 |
一、提高解释和练习在教材中的比重 | 第72-73页 |
二、注重对话语标记语的专题性归纳总结 | 第7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73-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