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趋向补语的习得及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一、 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第9-10页
 二、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一) 趋向补语的分类第10-12页
  (二) 趋向补语的意义第12页
  (三) 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第12页
  (四) 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研究第12-13页
  (五) 趋向补语偏误分析第13-14页
  (六) 汉外趋向补语对比分析第14-15页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围第15-16页
 四、 本文的理论基础第16-17页
 五、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 问卷调查法第17页
  (二) 访谈法第17页
  (三) 对比分析法第17-18页
第二章 调查设计及调查结果数据统计分析与讨论第18-27页
 一、 测试卷各题型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8-21页
  (一) 选词填空题统计结果分析第18-19页
  (二) 单项选择题统计结果分析第19-21页
  (三) 排序题统计结果分析第21页
 二、 调查问卷中趋向补语语法意义习得情况分析第21-23页
  (一) 趋向补语基本义习得情况第22页
  (二) 趋向补语引申义习得情况第22-23页
 三、 调查问卷中趋向补语语法结构习得情况分析第23页
 四、 调查问卷中趋向补语使用情况结果分析第23-24页
 五、 访谈结果统计分析第24-26页
  (一) 访谈中的问题分析第24页
  (二) 访谈中的回答情况分析第24-26页
 六、 访谈调查结论第26-27页
第三章 两部代表性教材《汉语教程》和《博雅汉语》教材的对比考察分析第27-36页
 一、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中趋向补语的分析说明第27-29页
 二、 两部教材中趋向补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与大纲的对比分析第29-31页
 三、 两部教材中趋向补语的出现顺序与大纲的对比分析第31-33页
 四、 两部教材中的趋向补语部分与调查问卷结果的对比分析第33-36页
第四章 基于调查问卷、访谈交流和对比分析对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和教材的改进建议第36-43页
 一、 对外汉语教材的改进建议第36-39页
  (一)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改进建议第36-37页
  (二) 中级和高级对外汉语教材的改进建议第37-39页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改进建议第39-43页
  (一) 简单趋向补语语法点的引出、讲解、练习第39-40页
  (二) 复合趋向补语语法点的引出、讲解、练习第40-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街津口赫哲族学校民族语言课程的演变与反思
下一篇:中韩传统节日对比及教学探究--以春节和中秋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