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清前期(1616~1840年)
乾隆帝晚年闲暇生活研究
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驻跸扬州研究
19世纪中德文化交流浅析
清代前中期京债研究(1644-1840)
清代辰关与沅水流域商品流通研究
清初明遗民游幕研究
清中期沙船商人探析--以道光六年海运为中心
十八世纪赣西地区的粮价与粮食市场研究
王凤生《越中从政录》的整理与研究
清代技术创新的结构性特征--技术偏好需求与技术创新能力的错位
乾隆《耗羡章程》研究
1721-1751年西藏世俗贵族力量的崛起和影响
惟其功德之宜--民间力量对清代苏州信仰文化的型塑
直隶总督高斌治理永定河研究
清代账局研究--以七份账本为基础
清代前中期通事研究
康熙时期台湾番汉关系与社会治理研究
雍正时期对盗贼的治理与防范
清前期江南士人行游问题研究
清代两淮盐场市镇研究
清代苏州棉桑开发研究
宋荦治苏略论
清代道咸同光时期的灾荒与救助--以山西省为例
清代中国人的暹罗观
清代州县吏胥研究初探
清鲜关系中的岁币研究
从严禁到宽容:清政府基督宗教政策的演变(1840-1874)
清代至民国鲁西北房地契约研究--以惠民、乐陵契约为例
直隶总督李卫与京畿治理研究
清代家产分割判例判牍研究
试论满洲八旗中的朝鲜人--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为中心
清代鄂西地区风俗民情探究
清前期江南民间陋俗及治理
乾隆时期的救灾制度及在云南的实践
《滇事述闻》校注
清代云南边疆:边疆观与边疆治理视域下的探讨
唐炯与云南
清嘉道时期云南灾荒研究
孙嘉淦伪稿案与乾隆朝政治
17至19世纪中缅交往述论
清代河标、河营研究
颇罗鼐家族总理藏政与清朝治藏
人地关系与清代直隶农村民生状况分析
清代宗室贵族园寝制度形成研究
十九世纪的中国形象--尼.雅.比丘林的视域
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对中朝贡道及朝贡使节的管理
嘉庆朝的财政危机和传统体制运行的困境
清初江南民间陋俗及乾隆朝的整饬
清代东北站丁研究
清朝前期对南方土司地区的法治统治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