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世界史
--
现代史(1917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
战后初期驻韩美军的历史考察(1945—1953)
冷战后日蒙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50年来以色列与黑非洲关系的发展:1956-2006年
浅析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埃及的援助政策
冷战时期软势力范围个案研究--以芬兰为例
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喇嘛问题研究(1959-2010)
计算机与冷战—美国对苏联和中国限制出口计算机政策(1949-1979)
美国对尼日利亚内战的政策(1967-1970)
美国对朴正熙政权援助政策研究(1961-1968)
二战后中日教育策略及其比较(1945-2008)
冷战时期中美巴关系初探(1947-1971)
二战后的法德萨尔之争及其解决
试析“消耗战”对埃及与以色列的影响
论1956-1961年的第二次苏南论战
论中印边界博弈中苏联外交的“错位”
中美关系的演变对越战的影响
20世纪40-50年代两次苏南冲突之比较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英法核外交探析(1960-1962)
棘手的盟友--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冰岛政策研究(1953-1960)
阿尔及利亚战争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终结
基辛格—多勃雷宁秘密渠道和越南战争的结束(1969-1972)
追寻缓和:英国与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
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演变与驻韩美军的未来
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
苏联集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1947-1949)
美国从越南和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问题比较
冷战与中国对非洲的政策
冷战后中俄文化交流探讨
美国与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研究
美苏冷战博弈--柏林危机(1961-1963)与古巴导弹危机的相互影响
德美关系探究—科索沃和伊拉克战争中德美政治处理模式与对待国际法比较
杜鲁门时期美国联邦政府的就业政策评析
论美国时期对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态度之变化”
论冷战后英国国际角色的变化--解析冷战后英国外交政策的一种视角
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20世纪80年代的中美军事关系--以“和平珍珠”计划为分析案例
苏联对德国的改造政策研究(1945-1949)
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缔结、运用及终止
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
波兹南事件研究--“解冻”后波兰国家的民众反抗与社会变革
美国对土耳其武器禁运研究(1975-1978)
浅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影响
1970年中东恐怖活动对尼克松政府“缓和”政策的挑战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的冲突
试论苏南冲突的界标-1948年苏南保三党莫斯科会议
试论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对中苏政策的转变
孟印关系研究(1971-2006)
理想主义与地区权力政治:冷战时期印度对外政策
上一页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