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船舶结构力学论文--船舶结构强度论文

油船完整极限强度及破损剩余强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概述第10-17页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船体梁极限强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第11-14页
     ·船体梁极限强度的问题第11-12页
     ·船体极限强度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2-14页
   ·破损船体剩余极限强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第14-15页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逐步破坏法计算完整船体梁极限强度第17-32页
   ·引言第17-18页
   ·基本原理第18-22页
     ·船体梁极限强度定义第18-20页
     ·失效模式第20-21页
     ·加筋板单元和硬角单元第21-22页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第22-29页
     ·板及纵骨第22-23页
     ·硬角第23页
     ·结构单元的弹性-塑性失效第23-24页
     ·梁柱屈曲第24-26页
     ·扭转屈曲第26-27页
     ·折边型材制成的扶强材局部屈曲第27-28页
     ·扁钢制成的扶强材腹板局部屈曲第28-29页
     ·横向加筋板格的屈曲第29页
   ·与散货船应力-应变关系比较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完整油船极限强度计算程序及算例第32-49页
   ·引言第32页
   ·逐步破坏法的计算步骤第32-35页
   ·计算完整油船极限强度程序第35-38页
     ·程序设计特点第35页
     ·程序功能第35-36页
     ·程序内容第36页
     ·程序结构第36页
     ·程序参数输入说明第36-38页
   ·典型箱形梁模型极限强度计算第38-41页
     ·Reckling No.23箱形梁模型第38-39页
     ·Nishihara箱形梁模型第39-40页
     ·Dowling No.2箱形梁模型第40-41页
   ·实船极限强度计算第41-48页
     ·某超大型双壳油船(double hull VLCC)实船分析第42-44页
     ·超大型单壳油船(single hull VLCC)分析第44-46页
     ·某集装箱(container ship)实船分析第46-47页
     ·某散货船(bulk carrier)实船分析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破损船体剩余强度的研究第49-74页
   ·引言第49-50页
   ·船体结构的碰撞和搁浅剩余强度理论及准则第50-52页
     ·破损船体剩余强度指标第50-51页
     ·破损船体的极端外弯矩第51-52页
   ·破损船体的非对称弯曲极限强度分析第52-53页
   ·计算流程第53-55页
   ·破损结构计算模型第55-56页
   ·破损船体剩余强度算例分析第56-73页
     ·弯矩—横倾角曲线第57-62页
     ·破损范围曲线分析第62-67页
     ·破损位置曲线分析第67-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5章 破损船体剩余强度的影响参数与敏感度分析第74-89页
   ·引言第74页
   ·不同因素对破损船体剩余极限强度影响第74-83页
     ·破损范围对破损船体剩余强度的影响第74-77页
     ·破损位置对破损船体剩余强度的影响第77-81页
     ·倾斜角度对破损船体剩余强度的影响第81-83页
   ·敏感度分析第83-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本文总论第89-90页
   ·本文的进一步工作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致谢第95-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散货船完整极限强度及破损剩余强度的研究
下一篇:船用智能化柴油机热力参数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