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结构及性质 | 第12-14页 |
| ·物理化学性质 | 第12-14页 |
| ·特殊性能 | 第14页 |
| ·聚甘油酯的合成应用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聚甘油酯的合成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聚甘油酯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离子液体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聚甘油酯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19-21页 |
| ·聚甘油分析检测方法 | 第19-21页 |
| ·聚甘油酯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21页 |
| ·离子液体的光谱分析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 第2章 三聚甘油的制备 | 第24-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材料及试剂 | 第24页 |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4页 |
| ·三聚甘油的制备及工艺确定 | 第24-25页 |
| ·三聚甘油聚合度测定 | 第25-26页 |
| ·三聚甘油的质谱分析 | 第26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26-30页 |
| ·三聚甘油合成工艺条件 | 第26-29页 |
| ·三聚甘油的质谱分析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3章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2-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 ·材料及试剂 | 第32页 |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2-33页 |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 第33页 |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红外表征 | 第33-34页 |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 第34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34-38页 |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红外分析 | 第34-36页 |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确定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 | 第39-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 ·材料及试剂 | 第39-40页 |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0页 |
| ·樟树籽仁油制备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工艺流程 | 第40-41页 |
| ·中碳链脂肪酸的制备与红外表征 | 第41页 |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制备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 | 第41-42页 |
|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理化性质测定 | 第42页 |
|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的红外表征 | 第42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42-52页 |
| ·反应条件对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绿色合成的影响 | 第42-47页 |
|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绿色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 第47-50页 |
| ·中碳链脂肪酸的理化性质 | 第50页 |
|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的理化性质 | 第50页 |
| ·中碳链脂肪酸及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的红外分析结果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的乳化性能研究 | 第53-6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 ·材料及试剂 | 第53页 |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53-54页 |
|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乳化能力的测定 | 第54页 |
| ·乳化剂类型的测定 | 第54页 |
|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 第54-56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56-61页 |
|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乳化剂类型 | 第56页 |
|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乳化能力 | 第56-58页 |
| ·中碳链脂肪酸三聚甘油酯乳液稳定性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