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生啤酒有害菌检测培养基优化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2页 |
·纯生啤酒的发展 | 第9页 |
·啤酒有害菌的研究概况 | 第9-15页 |
·必然啤酒有害菌 | 第10-12页 |
·潜在啤酒有害菌 | 第12-14页 |
·间接啤酒有害菌 | 第14页 |
·啤酒有害菌指示菌 | 第14-15页 |
·啤酒有害菌检测方法 | 第15-19页 |
·常规平板计数法 | 第15-16页 |
·PCR法 | 第16-17页 |
·ATP生物发光法 | 第17-18页 |
·免疫学方法 | 第18页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第18-19页 |
·微菌落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试验菌株 | 第22页 |
·试验样品 | 第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30页 |
·培养基优化 | 第23-25页 |
·荧光微菌落法的研究 | 第25-27页 |
·荧光微菌落法和优化培养基的联用 | 第27页 |
·优化培养基和荧光微菌落法在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0-51页 |
·MRS培养基优化结果 | 第30-36页 |
·MRS培养基成分优化 | 第30-31页 |
·NBB培养基成分优化 | 第31-32页 |
·ABD培养基成分优化 | 第32-33页 |
·MRS培养基成分用量的优化 | 第33-34页 |
·NBB培养基成分用量的优化 | 第34-35页 |
·验证试验 | 第35-36页 |
·荧光微菌落法的确立 | 第36-42页 |
·试验菌株 | 第36页 |
·评价菌体在聚碳酸酯膜和醋酸纤维素膜生长效果 | 第36-37页 |
·荧光染色时间的确定 | 第37-38页 |
·检测时间的确定 | 第38页 |
·染色方法的优化 | 第38-39页 |
·微菌落法的可重复性 | 第39页 |
·荧光微菌落法和常规平板计数法比对 | 第39-40页 |
·荧光微菌落法在NBB 培养基上的应用 | 第40页 |
·荧光微菌落法检测四联球菌 | 第40-41页 |
·荧光微菌落法检测野生酵母菌 | 第41-42页 |
·荧光微菌落法和优化培养基的联用 | 第42-43页 |
·荧光微菌落法和优化培养基联用后检测时间的确定 | 第42-43页 |
·联用后和常规平板计数法的比对 | 第43页 |
·优化的培养基和荧光微菌落法检测啤酒有害菌的应用 | 第43-48页 |
·培养基的比对 | 第43-46页 |
·荧光微菌落法检测厌氧菌 | 第46-47页 |
·荧光微菌落法检测好氧菌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