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脂肪酶 | 第10-14页 |
1.1.1 脂肪酶的概述 | 第10页 |
1.1.2 脂肪酶的来源 | 第10页 |
1.1.3 微生物脂肪酶的底物特异性 | 第10-11页 |
1.1.4 黑曲霉CZUF36 的介绍 | 第11-12页 |
1.1.5 脂肪酶的应用 | 第12-14页 |
1.2 脂肪酶的纯化 | 第14-18页 |
1.2.1 常见的脂肪酶纯化技术 | 第14-16页 |
1.2.2 反胶束萃取 | 第16-18页 |
1.3 酶固定化 | 第18-20页 |
1.3.1 酶固定的优点 | 第18-19页 |
1.3.2 无载体固定化的特点 | 第19-20页 |
1.4 交联酶聚集体性能改善研究进展 | 第20-28页 |
1.4.1 CLEAs粒径的变化与调控 | 第21-23页 |
1.4.2 CLEAs活力的改善 | 第23-26页 |
1.4.3 增强CLEAs稳定性 | 第26-27页 |
1.4.4 CLEAs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1.5 立题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5.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28-29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黑曲霉GZUF36胞外脂肪酶交联酶聚集体体系构建及活力改善研究 | 第30-45页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1-33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2.1.3 菌株来源 | 第32页 |
2.1.4 培养基 | 第32页 |
2.1.5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32-3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2.2.1 黑曲霉GZUF36 胞外脂肪酶发酵液制备 | 第33页 |
2.2.2 CLEAs-ANL的制备 | 第33页 |
2.2.3 沉淀剂类型对CLEAs-ANLL制备的影响 | 第33页 |
2.2.4 沉淀剂浓度对CLEAs-ANL制备的影响 | 第33页 |
2.2.5 戊二醛用量对CLEAs-ANL制备的影响 | 第33-34页 |
2.2.6 交联时间对CLEAs-ANL制备的影响 | 第34页 |
2.2.7 离心转数对CLEAs-ANL制备的影响 | 第34页 |
2.2.8 添加剂对CLEAs-ANL的影响 | 第34页 |
2.2.9 游离脂肪酶和CLEAs-ANL活力测定 | 第34-35页 |
2.2.10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2.3 结果讨论 | 第35-44页 |
2.3.1 不同沉淀剂类型对CLEAs-ANL制备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2 沉淀剂用量对CLEAs-ANL集体制备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3 不同戊二醛浓度对CLEAs-ANL制备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4 不同交联时间对CLEAs-ANL制备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5 离心转数对CLEAs-ANL制备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6 添加剂对CLEAs-ANL的影响 | 第40-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黑曲霉GZUF36胞外脂肪酶交联酶聚集体酶学性质研究 | 第45-62页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6-47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3.1.3 菌株来源 | 第47页 |
3.1.4 培养基 | 第47页 |
3.1.5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4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7-51页 |
3.2.1 黑曲霉GZUF36 胞外脂肪酶制备 | 第47-48页 |
3.2.2 反胶束萃取 | 第48页 |
3.2.3 浓缩及脱盐 | 第48-49页 |
3.2.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9页 |
3.2.5 CLEAs-ANL的制备 | 第49页 |
3.2.6 CLEAs-ANL酶学性质研究 | 第49-51页 |
3.2.7 数据分析 | 第51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51-61页 |
3.3.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51-52页 |
3.3.2 CLEAs-ANL的最适温度研究 | 第52-53页 |
3.3.3 CLEAs-ANL的最适pH研究 | 第53-54页 |
3.3.4 CLEAs-ANL的温度稳定性研究 | 第54-55页 |
3.3.5 CLEAs-ANL的 pH稳定性研究 | 第55-56页 |
3.3.6 CLEAs-ANL的有机溶剂耐受性研究 | 第56-58页 |
3.3.7 CLEAs-ANL操作稳定性研究 | 第58-59页 |
3.3.8 CLEAs-ANL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 第59-60页 |
3.3.9 CLEAs-ANL的动力学研究 | 第60-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交联酶聚集体结构及选择性分析 | 第62-76页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3-64页 |
4.1.1 主要试剂 | 第63-64页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4.2.1 CLEAs-ANL的制备 | 第64页 |
4.2.2 CLEAs-ANL二级结构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64-65页 |
4.2.3 CLEAs-ANL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65页 |
4.2.4 CLEAs-ANL的选择性分析 | 第65-66页 |
4.2.5 数据分析 | 第66页 |
4.3 结果及讨论 | 第66-74页 |
4.3.1 CLEAs-ANL的傅立叶红外分析 | 第66-69页 |
4.3.2 CLEAs-ANL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69-70页 |
4.3.3 CLEAs-ANL的选择性分析 | 第70-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附录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