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图式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图式在第二语言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 | 第11-14页 |
1.3.2 图式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2 图式与阅读模型 | 第17-24页 |
2.1 图式的内涵 | 第17-18页 |
2.2 图式的类型 | 第18-20页 |
2.3 阅读的三大模型 | 第20-22页 |
2.4 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 第22-24页 |
3 中级汉语阅读教材对比分析 | 第24-36页 |
3.1 教材分析基本原理——图式运作规律 | 第24-25页 |
3.2 教材选取 | 第25-27页 |
3.3 教材对比分析 | 第27-36页 |
3.3.1 教材编写体例分析 | 第27-29页 |
3.3.2 教材整体结构分析 | 第29-36页 |
4 图式对汉语阅读教材与教学方法改进的启示 | 第36-44页 |
4.1 阅读教材的改进 | 第36-39页 |
4.1.1 增设读前预习任务以激活内容图式 | 第36-37页 |
4.1.2 平衡地域性语料以建立标准语言图式 | 第37-38页 |
4.1.3 增加实时监控的提示性提问以重建形式图式 | 第38-39页 |
4.2 教学方法的改进 | 第39-44页 |
4.2.1 转变教学理念,启动图式教学程序 | 第39-40页 |
4.2.2 读前的准备环节与图式激活 | 第40-41页 |
4.2.3 读中的重点把握与图式监控 | 第41-42页 |
4.2.4 读后的复习环节与图式巩固 | 第42-44页 |
5 基于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设计 | 第44-50页 |
6 结论 | 第50-52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50-51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