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理论依据 | 第11页 |
1.3.1 中介语理论 | 第11页 |
1.3.2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1页 |
1.3.3 内在大纲与习得顺序假说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1“是+‘的’字结构”句式的习得情况考察 | 第11-12页 |
1.4.2“是+‘的’字结构”句式偏误现象研究 | 第12页 |
1.4.3“是+‘的’字结构”句式的教学建议 | 第1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5.1 语料统计 | 第12页 |
1.5.2 书面调查问卷 | 第12-13页 |
1.5.3 偏误分析法 | 第13-14页 |
1.6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15-19页 |
2.1“是+‘的’字结构”句式的本体研究 | 第15-17页 |
2.1.1“是+‘的’字结构”句式性质研究 | 第15-16页 |
2.1.2“是+‘的’字结构”句式的界定与分类研究 | 第16-17页 |
2.2“是+‘的’字结构”句式的习得研究 | 第17-19页 |
第3章“是+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的’”句式习得研究 | 第19-26页 |
3.1 习得情况 | 第19页 |
3.2 偏误类型 | 第19-21页 |
3.2.1“的”的缺位 | 第20页 |
3.2.2“是”的缺位 | 第20-21页 |
3.2.3“是??的”结构的误用 | 第21页 |
3.3 偏误原因 | 第21-26页 |
3.3.1 母语的负迁移 | 第21-23页 |
3.3.2 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 第23-26页 |
第4章“主语+是+动词/动词短语+‘的’”句式习得研究 | 第26-32页 |
4.1 习得情况 | 第26页 |
4.2 偏误类型 | 第26-29页 |
4.2.1“的”的缺位 | 第27页 |
4.2.2“是”的缺位 | 第27-28页 |
4.2.3“是??的”结构的整体缺位 | 第28-29页 |
4.3 偏误原因 | 第29-32页 |
4.3.1 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 第29-31页 |
4.3.2 二语学习者的心理情感因素 | 第31-32页 |
第5章“主语+是+名词/名词短语+‘的’”句式习得研究 | 第32-34页 |
5.1 习得情况 | 第32页 |
5.2 偏误类型 | 第32-33页 |
5.3 偏误原因 | 第33-34页 |
第6章“是+‘的’字结构”句式的教学建议 | 第34-38页 |
6.1 基于对三类“是+‘的’字结构”句式习得情况纵向考察的教学建议 | 第34-35页 |
6.2 基于对三类“是+‘的’字结构”句式偏误情况分析的教学建议 | 第35-38页 |
6.2.1 对“主语+是+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的’”句式的教学建议 | 第36页 |
6.2.2 对“主语+是+动词/动词短语+‘的’”句式的教学建议 | 第36-37页 |
6.2.3 对“主语+是+名词/名词短语+‘的’”句式的教学建议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