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前言 | 第11-14页 |
1.1.1 葡萄产业现状 | 第11-12页 |
1.1.2 葡萄采后营养生理的变化 | 第12页 |
1.1.3 葡萄贮藏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1.3.1 水分损失 | 第12-13页 |
1.1.3.2 采后脱粒 | 第13页 |
1.1.3.3 灰霉病的发生 | 第13页 |
1.1.3.4 SO_2的漂白伤害 | 第13-14页 |
1.2 葡萄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葡萄采后的呼吸代谢 | 第14页 |
1.2.2 葡萄成熟衰老机理研究 | 第14-16页 |
1.2.2.1 膜脂结构的变化 | 第14-15页 |
1.2.2.2 活性氧对果实的伤害 | 第15页 |
1.2.2.3 活性氧清除酶系 | 第15-16页 |
1.2.3 葡萄果实质地软化机理研究 | 第16-17页 |
1.2.3.1 细胞壁结构变化 | 第16页 |
1.2.3.2 软化关键酶对细胞壁的降解 | 第16-17页 |
1.3 冰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1 冰温技术简介 | 第17页 |
1.3.2 冰温保鲜机理 | 第17-18页 |
1.3.2.1 生物体液的冻结屏障 | 第17页 |
1.3.2.2 冰温效应 | 第17-18页 |
1.3.3 冰温对果蔬保鲜的作用 | 第18页 |
1.3.4 冰温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 第18-19页 |
1.4 葡萄气调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20-21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试材 | 第22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2 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4-33页 |
2.3.1 巨峰葡萄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2.3.1.1 冰温MAP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 | 第24页 |
2.3.1.2 冰温不同浓度高CO_2气体对巨峰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 | 第24页 |
2.3.1.3 质地多面分析法(TPA)法评价两种贮藏方式下葡萄果肉质地变化状况 | 第24页 |
2.3.1.4 冰温下高CO_2气体对巨峰葡萄贮藏效果的验证试验 | 第24-25页 |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5-32页 |
2.3.2.1 果皮硬度 | 第25页 |
2.3.2.2 可溶性固形物 | 第25页 |
2.3.2.3 可滴定酸含量 | 第25页 |
2.3.2.4 抗坏血酸含量 | 第25-26页 |
2.3.2.5 还原糖含量 | 第26页 |
2.3.2.6 叶绿素含量 | 第26-27页 |
2.3.2.7 果梗和浆果细胞膜相对透性 | 第27-28页 |
2.3.2.8 果梗和果肉丙二醛(MDA)含量 | 第28页 |
2.3.2.9 可溶性果胶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2.3.2.10 原果胶含量 | 第29页 |
2.3.2.11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 | 第29-30页 |
2.3.2.12 纤维素酶(Cx)活性 | 第30-31页 |
2.3.2.13 脱粒率、霉烂率和好果率 | 第31页 |
2.3.2.14 果梗褐变指数 | 第31页 |
2.3.2.15 感官评价 | 第31页 |
2.3.2.16 果肉质地分析 | 第31-32页 |
2.3.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71页 |
3.1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33-46页 |
3.1.1 冰温气调包装内葡萄气体浓度变化规律 | 第33-34页 |
3.1.2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 第34-39页 |
3.1.2.1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2.2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第35页 |
3.1.2.3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2.4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果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2.5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感官评价的影响 | 第37-39页 |
3.1.3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果实衰老规律的影响 | 第39-42页 |
3.1.3.1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3.2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果梗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1.3.3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果肉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1.3.4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果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2页 |
3.1.4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果实软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 第42-45页 |
3.1.4.1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原果胶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1.4.2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影响 | 第43页 |
3.1.4.3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PG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1.4.4 冰温气调包装对葡萄贮藏期间Cx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1.5 本节讨论 | 第45-46页 |
3.2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46-59页 |
3.2.1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贮藏期间葡萄气体浓度变化规律 | 第46-47页 |
3.2.2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 第47-52页 |
3.2.2.1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2.2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第48页 |
3.2.2.3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2.4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果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2.5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感官评价的影响 | 第50-52页 |
3.2.3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果实衰老规律的影响 | 第52-55页 |
3.2.3.1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3.2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果梗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3.3 冰温浓度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果肉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4页 |
3.2.3.4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果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3.2.4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果实软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 第55-58页 |
3.2.4.1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原果胶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2.4.2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影响 | 第56页 |
3.2.4.3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PG活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3.2.4.4 冰温不同高CO_2气体对葡萄贮藏期间Cx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3.2.5 本节讨论 | 第58-59页 |
3.3 气调包装和高CO_2气体对葡萄冰温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变化的研究 | 第59-68页 |
3.3.1 气调包装和高CO_2气体对葡萄冰温贮藏期间果肉硬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3.3.2 气调包装和高CO_2气体对葡萄冰温贮藏期间果肉弹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3 气调包装和高CO_2气体对葡萄冰温贮藏期间果肉凝聚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3.3.4 气调包装和高CO_2气体对葡萄冰温贮藏期间果肉咀嚼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3.3.5 气调包装和高CO_2气体对葡萄冰温贮藏期间果肉回复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3.3.6 冰温气调包装下葡萄果肉硬度、咀嚼性与果实好果率的关系曲线拟合分析. | 第64-65页 |
3.3.7 两种贮藏方式下葡萄果肉TPA测试所得各项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5-67页 |
3.3.8 本节讨论 | 第67-68页 |
3.4 冰温高CO_2气体对巨峰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验证实验 | 第68-71页 |
3.4.1 冰温高CO_2气体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验证 | 第68-69页 |
3.4.2 冰温高CO_2气体对巨峰葡萄感官品质的验证 | 第69-70页 |
3.4.3 本节讨论 | 第70-7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