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合体字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范围 | 第7-8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合体字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合体字的概念及分类 | 第13-16页 |
一、合体字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合体字的分类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合体字的结构特点 | 第16-21页 |
一、部件 | 第16-18页 |
二、合体字的结构类型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合体字教学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汉字课教学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大纲中的合体字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教材中的合体字现状分析 | 第24-28页 |
一、专门汉字课教材分析 | 第24-26页 |
二、综合课教材分析 | 第26-27页 |
三、字本位教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外国学生合体字书写的偏误及原因 | 第28-44页 |
第一节 偏误类型 | 第28-37页 |
一、笔画偏误 | 第28-30页 |
二、部件偏误 | 第30-32页 |
三、结构偏误 | 第32-33页 |
四、别字 | 第33-37页 |
第二节 偏误原因 | 第37-44页 |
一、笔画偏误原因 | 第37-39页 |
二、部件偏误原因 | 第39-41页 |
三、结构偏误原因 | 第41-42页 |
四、出现别字的原因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合体字的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 | 第44-54页 |
第一节 合体字教学策略 | 第44-50页 |
一、培养教师的合体字教学意识,提高教学能力 | 第44-46页 |
二、形声字教学策略 | 第46-48页 |
三、会意字教学策略 | 第48-50页 |
第二节 学习者的合体字学习策略 | 第50-54页 |
一、合体字笔画学习策略 | 第50-51页 |
二、合体字部件学习策略 | 第51-52页 |
三、合体字结构学习策略 | 第52页 |
四、减少别字的策略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一 | 第57-59页 |
附录二 | 第5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