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麦芽三糖酶 | 第13-15页 |
1.1.1 麦芽三糖酶概述 | 第13页 |
1.1.2 麦芽三糖酶的来源 | 第13-14页 |
1.1.3 麦芽三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 淀粉酶的作用机制 | 第15-18页 |
1.2.1 淀粉酶按水解机制的分类 | 第15-16页 |
1.2.2 淀粉酶的随机作用 | 第16页 |
1.2.3 淀粉酶的多重水解机制的评价 | 第16-17页 |
1.2.4 麦芽低聚糖酶的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1.3 淀粉酶的应用 | 第18-20页 |
1.3.1 慢消化淀粉的酶法制备 | 第18页 |
1.3.2 抗性淀粉的酶法制备 | 第18-19页 |
1.3.3 淀粉食品的回生控制 | 第19页 |
1.3.4 生物活性物质的酶法改性 | 第19-20页 |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20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麦芽三糖酶的分离纯化和基本酶学性质 | 第22-35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材料与设备 | 第22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2.3.1 麦芽三糖酶纯化方法的建立 | 第22-24页 |
2.3.2 SDS-PAGE分析 | 第24页 |
2.3.3 酶活力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2.3.4 最适pH和温度 | 第24页 |
2.3.5 酶的热稳定性 | 第24页 |
2.3.6 金属离子对于酶活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7 有机溶剂对于酶活力的影响 | 第25页 |
2.3.8 不同底物的相对酶活力的测定 | 第25页 |
2.3.9 薄层色谱(TLC)分析 | 第25页 |
2.3.10 不同淀粉酶解制备麦芽三糖 | 第25页 |
2.3.11 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2.4.1 酶的纯化和鉴定 | 第26-29页 |
2.4.2 最适温度和pH | 第29页 |
2.4.3 金属离子对于酶活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4 酶的热稳定性 | 第30-31页 |
2.4.5 有机溶剂对于酶活力的影响 | 第31页 |
2.4.6 不同底物的相对酶活力 | 第31-32页 |
2.4.7 不同淀粉酶解生成麦芽三糖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麦芽三糖酶酶解直链淀粉和转糖基反应机制 | 第35-46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5页 |
3.2.1 主要材料 | 第35页 |
3.2.2 主要设备 | 第3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3.3.1 麦芽三糖酶的制备 | 第35-36页 |
3.3.2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 第36页 |
3.3.3 多重水解能力测定 | 第36页 |
3.3.4 直链淀粉的酶解 | 第36页 |
3.3.5 HPSEC-MALLS-RI分析 | 第36-37页 |
3.3.6 麦芽低聚糖水解反应 | 第37页 |
3.3.7 酶解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37页 |
3.3.8 麦芽低聚糖标记物的酶解反应 | 第37页 |
3.3.9 转糖基反应 | 第37页 |
3.3.10 统计分析 | 第3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3.4.1 淀粉酶活力测定 | 第37-38页 |
3.4.2 淀粉酶多重水解能力的测定 | 第38-39页 |
3.4.3 麦芽三糖酶酶解直链淀粉 | 第39-40页 |
3.4.4 麦芽低聚糖衍生物 | 第40页 |
3.4.5 直链淀粉的酶解机制 | 第40-41页 |
3.4.6 麦芽低聚糖的酶解 | 第41-43页 |
3.4.7 酶解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43-44页 |
3.4.8 转糖基作用机制 | 第44页 |
3.4.9 麦芽低聚糖的酶解机制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麦芽三糖酶抑制支链淀粉回生的作用机制 | 第46-58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材料与设备 | 第46-47页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6页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6-47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4.3.1 麦芽三糖酶的制备 | 第47页 |
4.3.2 蜡质玉米淀粉的酶解 | 第47页 |
4.3.3 低聚糖组成分析 | 第47页 |
4.3.4 淀粉回生性质分析 | 第47页 |
4.3.5 淀粉的分子结构解析 | 第47页 |
4.3.6 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 | 第47-48页 |
4.3.7 β-糊精的制备 | 第48页 |
4.3.8 麦芽三糖酶酶解β-糊精的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48页 |
4.3.9 统计分析 | 第4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4.4.1 蜡质玉米淀粉的酶解 | 第48-51页 |
4.4.2 淀粉酶解产物的回生性质研究 | 第51页 |
4.4.3 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 | 第51-53页 |
4.4.4 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 | 第53-55页 |
4.4.5 麦芽三糖酶作用影响淀粉回生的机制 | 第55页 |
4.4.6 β-糊精的制备 | 第55-56页 |
4.4.7 β-糊精的酶解动力学 | 第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麦芽三糖酶对淀粉分子结构和消化性的影响 | 第58-66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材料与设备 | 第58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5.2.2 主要设备 | 第58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5.3.1 麦芽三糖酶的制备 | 第58页 |
5.3.2 麦芽三糖酶改性淀粉的制备 | 第58-59页 |
5.3.3 玉米淀粉分子结构的测定 | 第59页 |
5.3.4 淀粉的链长分布 | 第59页 |
5.3.5 酶法改性淀粉的消化性质测定 | 第59页 |
5.3.6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59-60页 |
5.3.7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 NMR) | 第60页 |
5.3.8 数据分析 | 第60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5.4.1 麦芽三糖酶与淀粉的水解率曲线 | 第60页 |
5.4.2 酶法改性淀粉的消化性质 | 第60-61页 |
5.4.3 改性淀粉的分子结构表征 | 第61-63页 |
5.4.4 酶改性淀粉的链长分布 | 第63-64页 |
5.4.5 直链淀粉的含量 | 第64页 |
5.4.6 α-1,6糖苷键的含量 | 第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麦芽三糖酶与普鲁兰酶复合制备抗性淀粉 | 第66-76页 |
6.1 前言 | 第66页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6-67页 |
6.2.1 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6.2.2 主要设备 | 第67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6.3.1 麦芽三糖酶的制备 | 第67页 |
6.3.2 淀粉的糊化和酶解 | 第67页 |
6.3.3 普鲁兰酶脱支及回生处理淀粉 | 第67-68页 |
6.3.4 淀粉的消化性质分析 | 第68页 |
6.3.5 X射线衍射仪和相对结晶度分析 | 第68页 |
6.3.6 热力学性质分析 | 第68页 |
6.3.7 回生淀粉的链长分布 | 第68页 |
6.3.8 HPSEC-MALLS-RI分析 | 第68页 |
6.3.9 统计分析 | 第68页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68-75页 |
6.4.1 麦芽三糖酶酶解淀粉 | 第68-69页 |
6.4.2 回生淀粉的消化性质 | 第69-70页 |
6.4.3 X射线衍射和相对结晶度 | 第70-71页 |
6.4.4 回生淀粉的热力学特性分析 | 第71页 |
6.4.5 回生淀粉的链长分布 | 第71-73页 |
6.4.6 淀粉结构与消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73-74页 |
6.4.7 麦芽三糖酶处理淀粉的分子结构 | 第74-7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麦芽三糖酶酶法改性甜菊糖苷研究 | 第76-88页 |
7.1 引言 | 第76页 |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76-77页 |
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76-77页 |
7.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77页 |
7.3 实验方法 | 第77-79页 |
7.3.1 酶的制备和酶活力测定 | 第77页 |
7.3.2 转苷反应底物的筛选 | 第77页 |
7.3.3 转苷产物的HPLC分析 | 第77页 |
7.3.4 转苷产物的UHPLC-MS/MS分析 | 第77-78页 |
7.3.5 转苷反应的条件优化 | 第78页 |
7.3.6 酶法改性甜菊糖苷的制备 | 第78页 |
7.3.7 感官评价 | 第78-79页 |
7.3.8 稳定性评价 | 第79页 |
7.3.9 统计分析 | 第79页 |
7.4 结果与讨论 | 第79-86页 |
7.4.1 转糖基反应底物的筛选 | 第79-80页 |
7.4.2 转苷反应产物的UPLC-MS/MS分析 | 第80-82页 |
7.4.3 转糖基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82-85页 |
7.4.4 感官评价 | 第85-86页 |
7.4.5 储藏稳定性评价 | 第86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88-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2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