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5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维生素C的概述 | 第11-12页 |
| ·维生素C的结构、生理功能及主要食物来源 | 第11-12页 |
| ·人体维生素C水平的评价 | 第12页 |
| ·维生素C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强化 | 第12-14页 |
| ·强化效用 | 第12-13页 |
| ·强化量 | 第13-14页 |
| ·乳制品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14-19页 |
| ·牛乳中含量 | 第14页 |
| ·日光 | 第14页 |
| ·加工工艺 | 第14-15页 |
| ·金属离子 | 第15-16页 |
| ·储藏条件 | 第16-17页 |
| ·添加形式 | 第17-18页 |
| ·包装 | 第18页 |
| ·初始添加量 | 第18页 |
| ·酶及其他氧化还原因子 | 第18-19页 |
| ·维生素C稳定性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 第19-23页 |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 ·降解产物的定性、定量研究 | 第20-22页 |
| ·脱氢抗坏血酸性质及功能探索 | 第22-23页 |
| ·本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2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5-45页 |
| ·维生素C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5-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营养添加物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 第30-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 3 婴幼儿配方奶粉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研究 | 第45-53页 |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5-47页 |
| ·试剂 | 第45页 |
| ·仪器 | 第45页 |
| ·样品 | 第45页 |
| ·方法 | 第45-47页 |
| ·统计分析 | 第47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 ·均质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情况 | 第47-48页 |
| ·高温杀菌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情况 | 第48-49页 |
| ·浓缩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情况 | 第49-50页 |
| ·喷雾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情况 | 第50-51页 |
| ·流化床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情况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婴幼儿配方奶粉冲调、储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 第53-61页 |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53-54页 |
| ·试剂及样品 | 第53页 |
| ·仪器设备 | 第53页 |
| ·方法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 ·冲调过程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 | 第54-57页 |
| ·储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总结 | 第61-63页 |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页 |
| ·课题创新点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