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果、蔬菜、坚果加工工业论文--果蔬加工与保藏论文

SO2在葡萄保鲜中的抑菌作用及果皮色素抗氧化功能评价

中文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20页
    1.1 葡萄及采后病害第17-18页
        1.1.1 葡萄简介第17页
        1.1.2 葡萄果皮色素第17页
        1.1.3 葡萄主要采后病害第17-18页
    1.2 葡萄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第18页
    1.3 砷毒性研究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9-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SO_2类保鲜剂对葡萄灰霉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材料与仪器第20-21页
        2.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2.2 实验仪器第21页
    2.3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3.1 孢子/酵母悬浮液的制备第21页
        2.3.2 不同影响因素对焦亚硫酸钠抑菌效应的测定第21-22页
        2.3.3 统计方法第2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2.4.1 pH和时间对灰霉菌生长的影响第22-24页
        2.4.2 温度对灰霉菌生长的影响第24页
        2.4.3 焦亚硫酸钠浓度及贮藏温度对灰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4-25页
        2.4.4 葡萄表面酵母菌对灰霉菌生长的影响第25-26页
    2.5 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SO_2类保鲜剂对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第28-36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材料与仪器第28-29页
        3.2.1 实验材料第28页
        3.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3.3 实验方法第29-30页
        3.3.1 玫瑰香葡萄的处理第29页
        3.3.2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9-30页
        3.3.3 统计方法第30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3.4.1 不同pH焦亚硫酸钠处理对葡萄好果率的影响第30-31页
        3.4.2 不同pH焦亚硫酸钠处理对葡萄失重率的影响第31页
        3.4.3 不同pH焦亚硫酸钠处理对葡萄PAL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3.4.4 不同pH焦亚硫酸钠处理对葡萄PPO活性的影响第32页
        3.4.5 不同pH焦亚硫酸钠处理对葡萄H_2O_2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3.4.6 不同pH焦亚硫酸钠处理对葡萄MDA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3.4.7 不同pH焦亚硫酸钠处理对葡萄表面带菌量的影响第34页
    3.5 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葡萄果皮色素对饮水砷致小鼠慢性毒性的拮抗作用第36-46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材料与仪器第36-37页
        4.2.1 实验材料第36页
        4.2.2 实验仪器第36-37页
        4.2.3 实验动物第37页
    4.3 实验方法第37-38页
        4.3.1 动物分组及砷染毒第37-38页
        4.3.2 氧化指标测定第38页
        4.3.3 统计方法第38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4.4.1 一般情况第38页
        4.4.2 体重、饮水量及摄砷量情况第38页
        4.4.3 各脏器系数变化情况第38-39页
        4.4.4 小鼠大肠组织氧化指标的变化第39-40页
        4.4.5 小鼠小肠组织氧化指标的变化第40-41页
        4.4.6 小鼠心脏组织氧化指标的变化第41-42页
        4.4.7 小鼠肺脏组织氧化指标的变化第42-43页
        4.4.8 小鼠脾脏组织氧化指标的变化第43-44页
    4.5 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5.1 结论第46页
    5.2 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茶叶中掺杂植物成分的分析
下一篇:木枣钙果复合饮料研制及抗氧化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