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18页 |
1.1 红枣概述 | 第13页 |
1.1.1 红枣简介 | 第13页 |
1.1.2 红枣营养价值及功能性成分 | 第13页 |
1.2 钙果概述 | 第13-14页 |
1.2.1 钙果简介 | 第13页 |
1.2.2 钙果营养价值及功能性成分 | 第13-14页 |
1.3 复合果汁饮料 | 第14页 |
1.4 抗氧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1 自由基理论 | 第14-15页 |
1.4.2 自由基种类 | 第15页 |
1.4.3 抗氧化剂种类 | 第15页 |
1.5 抗氧化能力评估方法 | 第15-16页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6页 |
1.6.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最适红枣品种选择 | 第18-20页 |
2.1 前言 | 第18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18-19页 |
2.2.1 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18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9页 |
2.4 结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响应面优化酶解木枣工艺 | 第20-27页 |
3.1 前言 | 第20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20-21页 |
3.2.1 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0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3.3.1 木枣汁酶解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1-23页 |
3.3.2 木枣汁酶解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3.3.3 木枣汁酶解最优条件确定及模型验证 | 第25-26页 |
3.4 结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基于模糊数学对木枣钙果复配饮料综合评价研究 | 第27-38页 |
4.1 前言 | 第27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27-31页 |
4.2.1 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7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4.2.3 木枣钙果复合饮料感官评价正交试验 | 第29页 |
4.2.4 综合感官评价实验条件确定 | 第29-30页 |
4.2.5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建立[73] | 第30-3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4.3.1 钙果汁制备 | 第31页 |
4.3.2 钙果汁与木枣汁配比对复合汁品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4.3.3 复合汁用量对复合饮料品质的影响 | 第32页 |
4.3.4 调配剂添加量单因素实验 | 第32-33页 |
4.3.5 模糊感官评价结果 | 第33-34页 |
4.3.6 建立模糊数学矩阵 | 第34-35页 |
4.3.7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的正交试验 | 第35-37页 |
4.4 结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木枣钙果复合饮料抗氧化性研究 | 第38-45页 |
5.1 前言 | 第38页 |
5.2 实验内容 | 第38-40页 |
5.2.1 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38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5.3.1 还原力分析 | 第40-41页 |
5.3.2 DPPH·清除能力分析 | 第41-42页 |
5.3.3 ·OH清除能力的分析 | 第42页 |
5.3.4 O_2~-·清除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5.3.5 总抗氧化能力分析 | 第43-44页 |
5.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