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基于“长城汉语”多媒体资源的课程优势实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14-18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第18-19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手段第20-21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20页
        二、调查问卷法第20页
        三、统计分析法第20-21页
        四、行动研究法第21页
    第五节 研究意义第21-24页
        一、理论意义第21页
        二、实践意义第21-22页
        三、创新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的研究动态第24-41页
    第一节 多媒体资源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第24-32页
        一、神经语言学理论第24-27页
        二、混合学习理论第27-29页
        三、创新扩散理论第29-30页
        四、交互设计理论第30-31页
        五、界面设计理论第31-32页
        六、网站设计理论第32页
    第二节 多媒体资源辅助汉语教学资源的研究综述第32-36页
        一、多媒体资源辅助汉语教学的优势及必要研究第33-34页
        二、多媒体资源辅助汉语教学应用问题及建议方面研究第34-35页
        三、在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技术方面的研究第35-36页
    第三节 “长城汉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研究现状综述第36-39页
        一、“长城汉语”软件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第36页
        二、“长城汉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内容以及特点第36-37页
        三、“长城汉语”多媒体教学的具体优势第37-39页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第39-41页
        一、前人观点汇总第39-40页
        二、前人研究不足之处第40页
        三、本人研究计划第40-41页
第三章 “长城汉语”多媒体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功能研究第41-57页
    第一节 “长城汉语”多媒体资源研发背景以及配套资源介绍第41-44页
        一、互联网版(平台+课件)第42-43页
        二、局域网版(平台+课件)第43页
        三、单机版(小型平台+课件)第43-44页
    第二节 “长城汉语”多媒体资源功能研究与优势分析第44-53页
        一、“整体理解”模块简介及优势分析第46-47页
        二、“跟读模仿”模块简介及优势分析第47-49页
        三、“模拟交际”模块简介及优势分析第49-50页
        四、“综合练习”模块简介及优势分析第50-52页
        五、“汉字模块”简介及优势分析第52-53页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第53-57页
第四章 “长城汉语”汉字多媒体资源的课程优势实证研究第57-112页
    第一节 汉字特点概述第57-58页
    第二节 传统对外汉字教学的局限第58-60页
    第三节 “长城汉语”汉字多媒体资源的设计内容第60-65页
    第四节 基于留学生学生汉字学习需求分析基础上的调查问卷情况第65-83页
    第五节 “长城汉语”汉字多媒体课程反馈调查问卷的情况第83-102页
    第六节 基于教学方式对比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第102-109页
        一、2017年春季学期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第103-106页
        二、2017年秋季学期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第106-109页
    第七节 基于实证研究的课程优势分析第109-112页
        一、通过汉字动画展示,激发学生兴趣第109-110页
        二、促进汉字的长效记忆第110页
        三、激活学生对汉字图形的感知能力,启发汉语思维第110-111页
        四、从多维度渗透汉字相关知识第111页
        五、节省课堂时间,方便学生自学、复习第111-112页
结语第112-114页
    第一节 全文总结第112页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局限性第112-113页
    第三节 后续研究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6页
附录第116-119页
后记(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汉语中高级词语释义APP设计初探
下一篇:《中文听说读写·Level 1》和《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交际性原则运用情况考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