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植物乳杆菌DMDL9010中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1.1 亚硝酸盐第13-15页
        1.1.1 概述第13页
        1.1.2 NIT对人体的危害第13-14页
        1.1.3 NIT的药用价值第14-15页
        1.1.4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第15页
    1.2 食品中NIT的控制方法第15-18页
        1.2.1 减少食品中NIT的危害物理方法第16页
        1.2.2 减少食品中NIT的危害化学方法第16-17页
        1.2.3 减少食品中NIT的危害生物方法第17页
        1.2.4 开发食品中NIT的替代物第17-18页
    1.3 反硝化作用与NIR第18-23页
        1.3.1 NIR的分类与结构第19-20页
        1.3.2 CuNIR的概述第20-22页
        1.3.3 cd1NIR的概述第22-23页
    1.4 关于NIR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1.4.1 乳酸菌降解NIT的研究第23页
        1.4.2 乳酸菌中NIR的分离纯化研究第23-24页
        1.4.3 关于NIR电子供体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1.4.4 关于NIR的酶学性质的研究第25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5-28页
        1.5.1 研究意义第25-26页
        1.5.2 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重组蛋白NIR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8-41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8-30页
        2.1.1 菌株与载体第28页
        2.1.2 主要仪器第28-29页
        2.1.3 主要试剂第29页
        2.1.4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第29-30页
    2.2 实验方法第30-35页
        2.2.1 植物乳杆菌DMDL9010 中nir的编码基因序列的查找及引物设计第30页
        2.2.2 植物乳杆菌DMDL9010 的培养以及DNA的提取第30-31页
        2.2.3 植物乳杆菌DMDL9010 中nir编码基因的扩增第31-32页
        2.2.4 目的基因PCR产物的回收及测序第32页
        2.2.5 目的基因PCR产物及质粒的双酶切与回收第32-33页
        2.2.6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第33页
        2.2.7 大肠杆菌DH5α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第33-35页
        2.2.8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第35页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2.3.1 植物乳杆菌DMDL9010 中NIR的蛋白序列及nir的编码基因序列第35-36页
        2.3.2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36页
        2.3.3 目的基因PCR产物的测序第36-38页
        2.3.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rNIR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第41-53页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1-45页
        3.1.1 菌株和质粒第41页
        3.1.2 主要仪器第41页
        3.1.3 主要试剂第41-42页
        3.1.4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第42-44页
        3.1.5 预备实验第44-45页
    3.2 实验方法第45-48页
        3.2.1 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第45页
        3.2.2 rNIR降解NaNO_2活性检测第45-46页
        3.2.3 rNIR在大肠杆菌的表达第46页
        3.2.4 重组菌株的粗蛋白的提取第46-47页
        3.2.5 rNIR的分离纯化第47-48页
        3.2.6 rNIR的透析和浓缩第48页
        3.2.7 rNIR的SDS-PAGE蛋白电泳第48页
    3.3 实验结果第48-52页
        3.3.1 NIR降解NaNO_2活性检测第48-49页
        3.3.2 rNIR的分离纯化第49-51页
        3.3.3 rNIR的SDS-PAGE电泳分析第51-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rNIR的酶学性质研究第53-67页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3-55页
        4.1.1 菌株第53页
        4.1.2 主要仪器第53页
        4.1.3 主要试剂第53页
        4.1.4 常用溶液第53-55页
    4.2 实验方法第55-58页
        4.2.1 NIT标准曲线的制作及酶活定义第55页
        4.2.2 rNIR降解NIT的酶活检测第55页
        4.2.3 rNIR降解NIT的最适电子供体第55-56页
        4.2.4 rNIR降解NIT的最适电子供体浓度第56页
        4.2.5 rNIR降解NIT的最适反应时间第56-57页
        4.2.6 rNIR降解NIT的最适底物浓度第57页
        4.2.7 rNIR降解NIT的最适温度第57页
        4.2.8 rNIR降解NIT的最适缓冲液第57-58页
    4.3 实验结果第58-66页
        4.3.1 NIT标准曲线第58页
        4.3.2 rNIR降解NIT的酶活检测第58-59页
        4.3.3 rNIR降解NIT的最适电子供体第59-60页
        4.3.4 NIR降解NIT的最适电子供体浓度第60-61页
        4.3.5 NIR降解NIT的最适反应时间第61-62页
        4.3.6 NIR降解NIT的最适底物浓度第62-63页
        4.3.7 rNIR降解NIT的最适反应温度第63-64页
        4.3.8 rNIR降解NIT的最适缓冲液第64-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81页
附录1 中英文对照表第81-8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件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糖多效蒸发过程的模拟分析与改造
下一篇:广式叉烧包自然发酵面皮的复合膨松和蒸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