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2.1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2.2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1.2.3 关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研究 | 第19-21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相关理论 | 第22-33页 |
2.1 相关概念简述 | 第22-25页 |
2.1.1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文化” | 第22-23页 |
2.1.2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体演” | 第23-24页 |
2.1.3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特色 | 第24-25页 |
2.2 “体演文化教学”的方法与模式 | 第25-28页 |
2.2.1 “体演文化教学”的方法 | 第25-26页 |
2.2.2 “体演文化教学”的模式 | 第26-28页 |
2.3 以“体演文化教学法”为指导的中文课程设计 | 第28-31页 |
2.3.1 口语能力提升课程(Spoken Development Courses) | 第29页 |
2.3.2 口语应用课程(Spoken Application Courses) | 第29页 |
2.3.3 阅读课程(Reading Courses) | 第29-30页 |
2.3.4 写作课程(Writing Courses) | 第30-31页 |
2.4 课程评估与体演评估 | 第31-33页 |
2.4.1 课程评估 | 第31页 |
2.4.2 体演评估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高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总体设计 | 第33-54页 |
3.1 教学目标 | 第33页 |
3.2 教学对象 | 第33-34页 |
3.3 教学内容分析与选取 | 第34-45页 |
3.3.1 教学内容选取的理据 | 第34-39页 |
3.3.2 教材及辅助材料的选取 | 第39-43页 |
3.3.3 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 | 第43-45页 |
3.4 教学方法 | 第45-48页 |
3.4.1 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 | 第45-46页 |
3.4.2 课堂评估 | 第46-48页 |
3.5 教学流程 | 第48-54页 |
第四章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举例——以《起名字》为例 | 第54-82页 |
4.1 教学目标 | 第54-56页 |
4.1.1 语言知识目标 | 第54-55页 |
4.1.2 语言技能目标 | 第55-56页 |
4.1.3 文化体演目标 | 第56页 |
4.2 教学对象 | 第56-57页 |
4.3 教学内容 | 第57-59页 |
4.4 教学方法 | 第59页 |
4.5 课时安排 | 第59-60页 |
4.6 具体教学过程 | 第60-82页 |
结语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 | 第89-10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