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3-23页 |
1.1 选题原因 | 第13-15页 |
1.2 通用规范汉字与《通用规范汉字表》 | 第15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3.1 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2 通用规范汉字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1页 |
1.5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第21-23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1.5.2 应用价值 | 第22-23页 |
2 通用规范汉字本义与常用义关系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 第23-39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2.2 测查原则及标准 | 第23-39页 |
2.2.1 《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本义的选取 | 第23-35页 |
2.2.2 《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现代常用义的选取 | 第35-39页 |
3 通用规范汉字本义与常用义关系详析 | 第39-92页 |
3.1 古代即有之汉字 | 第40-91页 |
3.1.1 《说文解字》收录字本义与常用义的关系 | 第40-69页 |
3.1.2 《说文解字》未收录字本义与常用义的关系 | 第69-91页 |
3.2 现代才有之汉字 | 第91-92页 |
3.2.1 单音字 | 第91页 |
3.2.2 多音字 | 第91-92页 |
4 《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本义与常用义关系研究的若干数据 | 第92-103页 |
4.1 多角度表格展示及解析 | 第92-101页 |
4.1.1 各关系分布情况(附表) | 第92-94页 |
4.1.2 各工具书收录情况(附表) | 第94-97页 |
4.1.3 《通用规范汉字表》三个级别汉字分布情况(附表) | 第97-101页 |
4.2 本义与常用义变化脉络及原因 | 第101-103页 |
5 通用规范汉字本义与常用义关系研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 第103-106页 |
5.1 从对外汉语教师角度看 | 第103-104页 |
5.2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留学生的教学策略探讨 | 第104-106页 |
5.2.1 汉字文化圈国家留学生的教学策略 | 第104-105页 |
5.2.2 非汉字文化圈国家留学生的教学策略 | 第105-106页 |
6 结语 | 第106-10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7-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6-11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