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二、国内对外汉语中级综合教材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编写情况概述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的编写特点 | 第12-14页 |
一、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 | 第12-13页 |
二、具有内容丰富风格多元的特点 | 第13-14页 |
三、具有创新性强的特点 | 第14页 |
第二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的编写体例 | 第14-18页 |
一、教材整体编写体例 | 第15-16页 |
二、教材每课编写体例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内容的考察 | 第18-39页 |
第一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课文部分的考察 | 第18-27页 |
一、课文题材 | 第18-21页 |
二、课文体裁 | 第21-22页 |
三、课文难易度 | 第22-27页 |
第二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生词部分的考察 | 第27-30页 |
一、生词量 | 第27-29页 |
二、生词的等级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语言点的考察 | 第30-35页 |
一、语言点的数量 | 第30-33页 |
二、语言点的讲解 | 第33-35页 |
第四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练习部分的考察 | 第35-39页 |
一、练习题型 | 第35-37页 |
二、练习题量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的不足与修订建议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课文部分的不足与修订建议 | 第39-42页 |
一、课文部分的不足 | 第39-41页 |
二、课文部分的修订建议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生词部分的不足与修订建议 | 第42-44页 |
一、生词部分的不足 | 第42-43页 |
二、生词部分的修订建议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语言点的不足与修订建议 | 第44-47页 |
一、语言点的不足 | 第44-46页 |
二、语言点的修订建议 | 第46-47页 |
第四节 《汉语中级综合教程》练习部分的不足与修订建议 | 第47-50页 |
一、练习部分的不足 | 第48-49页 |
二、练习部分的修订建议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