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1 合作的概念 | 第8页 |
1.2 合作能力的概念 | 第8-10页 |
1.2.1 合作能力的概念界定 | 第8-9页 |
1.2.2 合作能力的维度 | 第9-10页 |
1.3 合作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1.3.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0页 |
1.3.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0-11页 |
1.3.3 社会文化理论 | 第11页 |
1.3.4 情境性认知理论 | 第11页 |
1.3.5 系统观 | 第11-13页 |
1.4 影响合作能力的因素 | 第13页 |
1.5 合作能力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1 合作能力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2 合作能力的干预研究 | 第14-15页 |
1.6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1.6.1 以往研究不足 | 第15页 |
1.6.2 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2 研究程序 | 第17-21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2.3 研究工具 | 第17-18页 |
2.3.1 定量评估 | 第17-18页 |
2.3.2 定性评估 | 第18页 |
2.4 研究程序 | 第18页 |
2.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18-19页 |
2.6 活动方案设计 | 第19-21页 |
2.6.1 设计活动方案的依据 | 第19页 |
2.6.2 确定活动方案 | 第19-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9页 |
3.1 初一学生合作能力的现状 | 第21页 |
3.2 初一学生合作能力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 | 第21-23页 |
3.2.1 初一学生合作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第21-22页 |
3.2.2 初一学生合作能力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 | 第22-23页 |
3.3 初一学生合作能力的干预结果 | 第23页 |
3.4 团体成员对合作能力团体辅导的评价 | 第23-29页 |
3.4.1 团体评价表分析 | 第23-25页 |
3.4.2 团体辅导活动评价 | 第25-26页 |
3.4.3 成员参加团体辅导的收获总结 | 第26-29页 |
4 讨论 | 第29-32页 |
4.1 初一学生合作能力的总体现状 | 第29页 |
4.2 对初一学生合作能力的干预效果 | 第29-31页 |
4.2.1 初一学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第29-30页 |
4.2.2 团体辅导对初一学生合作能力水平影响的效果分析 | 第30-31页 |
4.3 本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 第31-32页 |
4.3.1 被试的选取 | 第31页 |
4.3.2 测量工具的选取 | 第31页 |
4.3.3 团体辅导效果的持续性 | 第31页 |
4.3.4 团体方案的针对性 | 第31页 |
4.3.5 研究者自身经验的不足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附录 | 第3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