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师心理学论文

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的促进:培训视频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9-29页
    1.1 教师共情的定义第9-10页
    1.2 教师共情的研究第10-12页
        1.2.1 职后教师共情研究第11-12页
        1.2.2 职前教师共情研究第12页
    1.3 共情准确性第12-13页
    1.4 共情准确性培训第13-25页
        1.4.1 基于课程的培训第13-15页
        1.4.2 基于案例的培训第15-16页
        1.4.3 基于标准视频范式的培训第16-20页
        1.4.4 共情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第20-25页
    1.5 反馈促进共情准确性的研究第25-29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的总体思路第29-34页
    2.1 问题提出第29-31页
        2.1.1 目前国内外有关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培训的研究比较缺乏第29-30页
        2.1.2 传统共情准确性培训模式存在弊端第30页
        2.1.3 标准视频范式促进共情准确性的机制尚不明确第30-31页
    2.2 研究的总体思路第31-32页
    2.3 研究意义第32-34页
3 研究一:培训视频的制作及其信效度分析第34-45页
    3.1 研究目的第34页
    3.2 研究设计第34-39页
        3.2.1 被试第34页
        3.2.2 研究材料第34-35页
        3.2.3 研究程序第35-37页
        3.2.4 编码与数据分析第37-38页
        3.2.5 研究设计流程图第38-39页
    3.3 结果第39-42页
        3.3.1 培训视频的主题与目标第39-40页
        3.3.2 培训视频的信效度第40-42页
    3.4 讨论第42-45页
        3.4.1 培训视频的主题与目标第42页
        3.4.2 培训视频的采集技巧第42-43页
        3.4.3 培训视频的信度第43-44页
        3.4.4 培训视频的效度第44-45页
4 研究二: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的培训:培训视频的应用第45-62页
    4.1 研究目的第45页
    4.2 研究设计第45-52页
        4.2.1 被试第45-46页
        4.2.2 实验设计第46页
        4.2.3 研究材料第46-47页
        4.2.4 培训流程第47-50页
        4.2.5 编码与数据分析第50页
        4.2.6 培训视频促进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机制的叙说分析第50-51页
        4.2.7 研究设计流程图第51-52页
    4.3 结果第52-59页
        4.3.1 共情准确性前后测差异比较第52-53页
        4.3.2 受训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发展的叙说分析第53-59页
    4.4 讨论第59-62页
        4.4.1 视频培训对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的影响第59-60页
        4.4.2 视频培训促进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的机制:反馈的作用第60-62页
5 总讨论第62-71页
    5.1 培训视频开发的主题第62-63页
    5.2 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水平第63-65页
    5.3 反馈促进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的机制第65-68页
    5.4 对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培训的建议第68-69页
        5.4.1 以性别相似性为基础,关注共情培训的性别差异第68页
        5.4.2 以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偏低为立足点,着重调整教师培训结构第68-69页
        5.4.3 以信息反馈为培训手段,提高培训效果第69页
    5.5 局限与展望第69-70页
    5.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70-71页
6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附件一:职前教师共情准确性培训研究实验手册(简略版)第79-80页
附件二:量表第80-82页
附件三:同意书第82-83页
附件四:回忆记录表第83-84页
附件五:推断记录表第84-85页
附件六:报告——推断条目列联表第85-86页
附录七:图表目录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奖励方式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
下一篇:初一学生合作能力的现状及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