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干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学习与倦怠 | 第13页 |
2.2 倦怠的发生与发展 | 第13-14页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页 |
2.4 学习倦怠的特点 | 第14-15页 |
2.5 学习倦怠的测量和结构研究 | 第15-16页 |
2.6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理论 | 第16-21页 |
2.6.1 归因理论 | 第16-18页 |
2.6.2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18-19页 |
2.6.3 人际互动理论 | 第19-20页 |
2.6.4 职业倦怠与工作匹配模型理论 | 第20-21页 |
2.7 学习倦怠实证研究 | 第21-22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2-28页 |
3.1 研究被试 | 第22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3.2.1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与信效度 | 第22-23页 |
3.2.2 统计工具与数据分析方法 | 第23页 |
3.3 实验设计与干预 | 第23-28页 |
3.3.1 实验设计 | 第23-27页 |
3.3.2 干预过程 | 第27-28页 |
第4章 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4.1 调查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28-39页 |
4.1.1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 | 第28页 |
4.1.2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项差异 | 第28-39页 |
4.2 干预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4.2.1 两组学生前后测学习倦怠水平的基本描述 | 第39页 |
4.2.2 两组学生前后测学习倦怠水平的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第5章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与干预实验的讨论 | 第41-51页 |
5.1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特点的讨论 | 第41-43页 |
5.2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讨论 | 第43-46页 |
5.3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干预实验的讨论 | 第46-49页 |
5.4 干预实验的不足 | 第49页 |
5.5 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 第49-5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