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问题提出第9-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3-22页
    2.1 学习与倦怠第13页
    2.2 倦怠的发生与发展第13-14页
    2.3 核心概念界定第14页
    2.4 学习倦怠的特点第14-15页
    2.5 学习倦怠的测量和结构研究第15-16页
    2.6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理论第16-21页
        2.6.1 归因理论第16-18页
        2.6.2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18-19页
        2.6.3 人际互动理论第19-20页
        2.6.4 职业倦怠与工作匹配模型理论第20-21页
    2.7 学习倦怠实证研究第21-22页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第22-28页
    3.1 研究被试第22页
    3.2 研究工具第22-23页
        3.2.1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与信效度第22-23页
        3.2.2 统计工具与数据分析方法第23页
    3.3 实验设计与干预第23-28页
        3.3.1 实验设计第23-27页
        3.3.2 干预过程第27-28页
第4章 数据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4.1 调查数据结果与分析第28-39页
        4.1.1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第28页
        4.1.2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项差异第28-39页
    4.2 干预数据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4.2.1 两组学生前后测学习倦怠水平的基本描述第39页
        4.2.2 两组学生前后测学习倦怠水平的比较分析第39-41页
第5章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与干预实验的讨论第41-51页
    5.1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特点的讨论第41-43页
    5.2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讨论第43-46页
    5.3 初二学生学习倦怠干预实验的讨论第46-49页
    5.4 干预实验的不足第49页
    5.5 对教育实践的启示第49-51页
第6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市区小学代课教师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孟加拉银行部门培训与发展评价研究--基于员工态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