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4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四、对相关偏误调查因素的说明 | 第15-18页 |
第一章 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类型分析 | 第18-31页 |
第一节 汉字书写偏误的分类标准与总体情况说明 | 第18-20页 |
一、汉字书写偏误的分类标准 | 第18-19页 |
二、汉字书写偏误的总体情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错字偏误 | 第20-27页 |
一、笔画偏误 | 第20-22页 |
二、部件偏误 | 第22-25页 |
三、混合偏误 | 第25-26页 |
四、其他错字偏误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别字偏误 | 第27-29页 |
一、音近别字偏误 | 第27-28页 |
二、形近别字偏误 | 第28页 |
三、音形皆近别字偏误 | 第28页 |
四、其他别字偏误 | 第28-29页 |
第四节 繁体字偏误与旧字形偏误 | 第29页 |
一、繁体字偏误 | 第29页 |
二、旧字形偏误 | 第29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原因分析 | 第31-39页 |
第一节 主观原因 | 第31-33页 |
一、情感因素 | 第31页 |
二、心理因素 | 第31-32页 |
三、学习策略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客观原因 | 第33-38页 |
一、汉字本体方面 | 第33-35页 |
二、教学相关因素 | 第35-38页 |
三、上下文语境的影响 | 第38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针对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汉字书写的教学建议 | 第39-47页 |
第一节 汉字书写教学原则 | 第39-41页 |
一、将汉字的识读与书写结合起来 | 第39页 |
二、以部件为主、笔画为辅 | 第39-40页 |
三、重视对比 | 第40页 |
四、加强汉字书写的练习与复习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汉字书写教学建议 | 第41-46页 |
一、管理方面 | 第41页 |
二、教师方面 | 第41-42页 |
三、教学方面 | 第42-46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 | 第52-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