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汉语》中国文化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一 引言 | 第10-1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选题目的 | 第10-11页 |
2.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5-19页 |
1.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2.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3.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二 文化因素概述 | 第19-27页 |
(一)文化因素的概念 | 第19-25页 |
1.文化因素的界定 | 第19-20页 |
2.语言与文化因素的关系 | 第20-22页 |
3.《大众汉语》文化因素的特点 | 第22-25页 |
(二)文化因素的分类依据 | 第25-27页 |
三《大众汉语》文化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 第27-45页 |
(一)《大众汉语》课文中的文化因素 | 第38-39页 |
1.文化因素的分布情况 | 第38-39页 |
2.文化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 第39页 |
(二) 《大众汉语》注释中的文化因素 | 第39-41页 |
1.文化因素的分布情况 | 第39-41页 |
2.文化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 第41页 |
(三)《大众汉语》练习中的文化因素 | 第41-43页 |
1.文化因素的分布情况 | 第41-42页 |
2.文化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 第42-43页 |
(四) 小结 | 第43-45页 |
四《大众汉语》教材编写的问题 | 第45-51页 |
(一)课文文化因素分布差距过大 | 第45-46页 |
(二)注释中知识性文化所占比例太少 | 第46-48页 |
(三) 练习缺乏交际互动性 | 第48-51页 |
五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51-57页 |
(一)注意文化因素的均衡性 | 第51-53页 |
(二)加强注释的文化释义 | 第53-55页 |
(三)拓展练习的交际性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一 | 第60-62页 |
附录二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