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对外汉字教学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大纲》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月”部字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月”部字的来源研究 | 第12-17页 |
一、与“月”有关的字 | 第12-13页 |
二、与“肉”有关的字 | 第13-15页 |
三、与“舟”有关的字 | 第15-16页 |
四、“月”旁不表示任何意义的字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大纲》中的“月”部字的教学设计 | 第17-20页 |
一、教学对象 | 第17页 |
二、课程设置 | 第17页 |
三、教学内容 | 第17页 |
四、教材选用 | 第17-18页 |
五、教学原则 | 第18页 |
六、教学目标 | 第18-19页 |
七、教学重点、难点 | 第19页 |
八、教学方法 | 第19-20页 |
第四章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月”部字的教案设计 | 第20-38页 |
一、甲级字的教案设计 | 第20-22页 |
二、乙级字的教案设计 | 第22-25页 |
三、丙级字的教案设计 | 第25-28页 |
四、丁级字的教案设计 | 第28-31页 |
五、总结课的教案设计 | 第31-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