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嗜酸乳杆菌NX2-6高密度培养及冻干工艺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32页
 1 嗜酸乳杆菌简介第16-19页
   ·嗜酸乳杆菌的健康促进作用第17-18页
     ·改善胃肠道功能第17页
     ·抗肿瘤作用第17页
     ·增强机体免疫作用第17页
     ·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第17-18页
     ·对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第18页
     ·其它作用第18页
   ·嗜酸乳杆菌的应用第18-19页
     ·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8页
     ·在医药上的应用第18-19页
     ·在工业上的应用第19页
 2 高密度发酵简介第19-21页
   ·高密度培养方式第20-21页
     ·缓冲盐法第20页
     ·化学中和法第20页
     ·细胞循环培养法第20页
     ·透析培养法第20页
     ·补料培养法第20-21页
 3 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发酵主要研究内容第21-24页
   ·嗜酸乳杆菌增菌培养基的研究第21-22页
   ·嗜酸乳杆菌发酵过程控制的研究第22页
   ·干燥工艺的研究第22-24页
     ·菌体的收集第22-23页
     ·菌体的干燥第23页
     ·保护剂第23-24页
     ·预培养第24页
 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25页
   ·国外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第24-25页
   ·国内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第25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2页
第二章 嗜酸乳杆菌NX2-6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第32-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材料第32-33页
     ·菌株第32页
     ·培养基第32-33页
     ·主要试剂第33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3页
   ·方法第33-36页
     ·发酵菌株的活化第33-34页
     ·活菌数的测定第34页
     ·黄豆粉酶解液的制备第34页
     ·发酵培养第34页
     ·碳源筛选试验第34页
     ·氮源筛选试验第34页
     ·增殖因子筛选试验第34-35页
     ·嗜酸乳杆菌NX2-6培养条件的优化第35页
     ·影响嗜酸乳杆菌NX2-6活菌数关键因子的确定第35页
     ·响应面试验设计第35-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9页
   ·嗜酸乳杆菌NX2-6培养基碳源的优化第36-38页
   ·嗜酸乳杆菌NX2-6培养基氮源的优化第38-40页
   ·嗜酸乳杆菌NX2-6培养基生长因子的优化第40-41页
   ·嗜酸乳杆菌NX2-6接种量的优化第41页
   ·嗜酸乳杆菌NX2-6培养温度的优化第41-42页
   ·培养基起始pH对嗜酸乳杆菌NX2-6生长的影响第42-43页
   ·影响嗜酸乳杆菌NX2-6活菌数的关键因子的确定第43-44页
   ·响应面试验第44-48页
   ·回归模型的验证试验第48-49页
 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第三章 嗜酸乳杆菌NX2-6高密度发酵发酵罐培养条件的优化第52-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材料第52-54页
     ·菌株第52-53页
     ·培养基第53页
     ·主要试剂第53页
     ·主要设备和仪器第53-54页
   ·方法第54-55页
     ·菌株活化第54页
     ·黄豆粉酶解方法第54页
     ·接种与发酵第54页
     ·分批培养的发酵工艺第54页
     ·补料培养的发酵工艺第54页
     ·发酵液活菌数的测定第54-55页
     ·发酵液抑菌试验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2页
   ·发酵罐生长曲线的测定第55-56页
   ·不同搅拌桨转速的对嗜酸乳杆菌NX2-6生长的影响第56页
   ·不同中和剂对嗜酸乳杆菌NX2-6生长的影响第56-57页
   ·不同pH值对嗜酸乳杆菌NX2-6生长的影响第57-58页
   ·接种方式的研究第58-59页
   ·起始糖浓度的研究第59-60页
   ·补料的研究第60-61页
   ·发酵液抑菌谱第61-62页
 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第四章 嗜酸乳杆菌NX2-6真空冷冻干燥条件的研究第66-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69页
   ·材料第66-67页
     ·菌种第66-67页
     ·培养基第67页
     ·主要试剂第67页
     ·主要仪器第67页
   ·方法第67-69页
     ·试验流程第67-68页
     ·菌体培养第68页
     ·离心条件的确定第68页
     ·冷冻干燥方法第68页
     ·复水第68页
     ·冷冻保护剂的筛选试验第68页
     ·冻干保护剂浓度筛选复配优化试验设计第68-69页
     ·贮存稳定性研究第69页
     ·冻干存活率的计算第69页
     ·冻干活菌数的计算第6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9-74页
   ·离心条件的选择第69-70页
   ·保护剂种类的选择第70-71页
   ·保护剂浓度单因素第71-72页
   ·正交试验第72-73页
   ·验证试验第73-74页
   ·贮存稳定性研究第74页
 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6页
全文结论第76-78页
创新点第78-80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甜高粱4CL基因的克隆、鉴定、时空表达分析及其遗传转化探究
下一篇: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多样性及甲烷排放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