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小麦面条感官评价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小麦面条仪器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小麦理化指标与面条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研究方案 | 第19-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2-30页 |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22-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试验制粉 | 第23页 |
·小麦粉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第23-26页 |
·小麦粒及小麦粉基础理化指标测定 | 第23页 |
·小麦分淀粉特性指标测定 | 第23-24页 |
·小麦粉蛋白特性指标测定 | 第24页 |
·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测定 | 第24页 |
·Mixolab 混合实验仪测定 | 第24-25页 |
·多酚氧化酶的测定 | 第25-26页 |
·小麦面条制作和感官评价方法 | 第26-27页 |
·小麦面条制作方法 | 第26页 |
·小麦面条感官评价方法 | 第26-27页 |
·仪器评价小麦面条品质方法 | 第27-29页 |
·面片色泽测定 | 第27-28页 |
·面片物性仪剪切测定 | 第28-29页 |
·数据统计与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0-71页 |
·中国小麦面条食用品质 | 第30-35页 |
·小麦面条感官评价得分 | 第30-31页 |
·各省份小麦面条感官评分 | 第31页 |
·不同小麦品种面条感官评分 | 第31-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仪器法直接评价面条品质 | 第35-43页 |
·面片色泽测定 | 第35-39页 |
·面片物性仪剪切测定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小麦及小麦粉理化指标与面条品质关系 | 第43-63页 |
·籽粒硬度、小麦粉灰分与小麦面条品质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小麦粉淀粉特性与小麦面条品质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小麦粉蛋白质特性与小麦面条品质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面团流变学与小麦面条品质相关性分析 | 第46-49页 |
·小麦粉色泽、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小麦面条品质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Mixolab 混合实验仪参数 | 第50-56页 |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 | 第56-59页 |
·讨论 | 第59-63页 |
·优质小麦面条小麦粉参考理化指标 | 第63-71页 |
·不同等级面条感官评价品质差异比较 | 第63-64页 |
·不同等级面条的小麦及小麦粉理化指标差异比较 | 第64-69页 |
·优质面条的小麦及小麦粉参考理化指标 | 第69-7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1-73页 |
·中国小麦面条食用品质 | 第71页 |
·仪器法评价面条品质 | 第71页 |
·小麦理化指标与面条品质关系 | 第71-72页 |
·优质小麦面条小麦粉参考理化指标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