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8-30页 |
1.3.1 海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3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情况概述 | 第32-36页 |
2.1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由来与现状 | 第32-33页 |
2.2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现状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概念内涵 | 第36-43页 |
3.1 身份认同的概念 | 第36-37页 |
3.2 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 | 第37-40页 |
3.2.1 社会认同理论 | 第37-38页 |
3.2.2 自我认同理论 | 第38-40页 |
3.3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的内涵 | 第40-43页 |
3.3.1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社会认同 | 第40-41页 |
3.3.2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自我认同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研究过程 | 第43-49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43-44页 |
4.2 研究内容 | 第44页 |
4.3 具体研究过程 | 第44-49页 |
4.3.1 调查问卷 | 第44-48页 |
4.3.2 访谈问卷 | 第48页 |
4.3.3 分析工具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研究结果分析 | 第49-77页 |
5.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49-62页 |
5.1.1 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49页 |
5.1.2 身份认同量表结果概括性分析 | 第49-51页 |
5.1.3 身份认同量表八个因子得分结果具体分析 | 第51-53页 |
5.1.4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及专业发展态度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第53-59页 |
5.1.5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态度的关系分析 | 第59-62页 |
5.2 访谈问卷材料分析 | 第62-75页 |
5.2.1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职业价值观访谈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5.2.2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职业归属感访谈结果分析 | 第64页 |
5.2.3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汉语教学信念访谈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5.2.4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汉语教学水平访谈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5.2.5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投入访谈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5.2.6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职业行为倾向访谈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2.7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人际身份认同访谈结果分析 | 第70-73页 |
5.2.8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身份认同访谈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5.3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的特点 | 第75-77页 |
第六章 关于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的思考 | 第77-88页 |
6.1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危机 | 第77-82页 |
6.1.1 身份定位危机 | 第77-79页 |
6.1.2 职业发展危机 | 第79-81页 |
6.1.3 身份转换危机 | 第81-82页 |
6.2 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82-88页 |
6.2.1 个人经历与能力的影响 | 第82-83页 |
6.2.2 组织支持的影响 | 第83-84页 |
6.2.3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84-86页 |
6.2.4 学生认同的影响 | 第86-8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8-95页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第88-90页 |
7.2 提高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的建议 | 第90-95页 |
7.2.1 对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建议 | 第90-92页 |
7.2.2 对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任教学校的建议 | 第92-93页 |
7.2.3 对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派出机构的建议 | 第93-95页 |
附录 | 第95-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