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重动句语法练习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0-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重动句本体知识研究第12-14页
        1.2.2 重动句偏误研究第14页
        1.2.3 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重动句研究第14-15页
    1.3 研究对象第15页
    1.4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6 语料来源第17-18页
2.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重动句类型第18页
    2.2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意义第18-19页
    2.3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第19-22页
        2.3.1 复习强化第19-20页
        2.3.2 诊断检查第20-21页
        2.3.3 拓展提高第21-22页
    2.4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原则第22-24页
        2.4.1 实用有效性原则第22-23页
        2.4.2 目的性原则第23页
        2.4.3 层次性原则第23页
        2.4.4 趣味性原则第23-24页
    2.5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分类第24-26页
3.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重动句分析第26-41页
    3.1 所选教材简介第26-27页
    3.2 重动句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分布及相关语法解释第27-31页
        3.2.1 《成功之路》第28-29页
        3.2.2 《体验汉语》第29-30页
        3.2.3 《HSK标准教程》第30-31页
        3.2.4 《博雅汉语》第31页
    3.3 重动句练习题型统计第31-32页
    3.4 重动句练习题型分析第32-41页
        3.4.1 朗读类练习第32-33页
        3.4.2 替换类练习第33-34页
        3.4.3 填空类练习第34-35页
        3.4.4 完成句子类第35-38页
        3.4.5 说话类练习第38-40页
        3.4.6 判断正误类第40-41页
4. 对外汉语教材中重动句练习设计的问题及建议第41-56页
    4.1 留学生重动句偏误情况调查及分析第41-47页
        4.1.1 回避第42-44页
        4.1.2 泛用第44-45页
        4.1.3 重动词的偏误第45-46页
        4.1.4 其他偏误类型第46-47页
    4.2 针对教材重动句练习提出的问题第47-49页
        4.2.1 教材对重动句语法点表述不够到位第47-48页
        4.2.2 练习的形式比较单一第48页
        4.2.3 教材重动句的讲解和练习不完全对应第48页
        4.2.4 缺少针对重动结构的交际性练习第48-49页
    4.3 针对对外汉语教材重动句练习提出建议第49-56页
        4.3.1 设置重动句专项练习第49页
        4.3.2 重动句练习循序渐进第49-51页
        4.3.3 增加重动句练习中语言点的复现第51页
        4.3.4 重动句练习设置紧扣课文内容第51页
        4.3.5 构建重动句言语场景第51-52页
        4.3.6 重动句练习题目的设计第52-56页
5.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构式压制理论的汉语“这N+V的”评价义感叹结构研究
下一篇:《海外汉语课本》区域化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