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外汉语的会意字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章 会意字概述 | 第10-15页 |
第一节 会意字的分类 | 第10-12页 |
一、以形会意 | 第10-11页 |
二、以义会意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会意字部件的特点 | 第12-15页 |
一、部件组合的共时性 | 第12-13页 |
二、部件本义的直观性 | 第13页 |
三、部件意义的整体性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会意字教学 | 第15-29页 |
第一节 会意字的教学原则 | 第15-16页 |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15页 |
二、理据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15-16页 |
三、音、形、义三者联系的原则 | 第16页 |
第二节 会意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 第16-18页 |
一、会意字教学的重点 | 第17页 |
二、会意字教学的难点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会意字教学方法 | 第18-25页 |
一、字源识字法 | 第18-20页 |
二、字理识字法 | 第20-21页 |
三、部件识字法 | 第21-25页 |
第四节 会意字教学技巧 | 第25-29页 |
一、展示的技巧 | 第25-26页 |
二、讲解的技巧 | 第26-27页 |
三、练习的技巧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对外汉语会意字教学方案的设计 | 第29-44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 第29-31页 |
一、课程设置 | 第29页 |
二、教学对象 | 第29页 |
三、教学目标 | 第29-30页 |
四、教学内容 | 第30页 |
五、教学课时安排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会意字课堂教学案例 | 第31-42页 |
一、教学对象 | 第31页 |
二、教学目的 | 第31页 |
三、教学重点 | 第31页 |
四、教学难点 | 第31-32页 |
五、教学方法 | 第32页 |
六、教学工具 | 第32页 |
七、教学过程 | 第32-42页 |
第三节 教学总结与反思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