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俗语的语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目录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6-7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第三节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一章 俗语的界定、表义方式及色彩义的分析 | 第9-21页 |
第一节 俗语的界定 | 第9-11页 |
第二节 俗语的表义方式分析 | 第11-15页 |
一、整体表义 | 第12-13页 |
二、利用修辞手段表义 | 第13-14页 |
三、借助语境表义 | 第14-15页 |
第三节 俗语的色彩义分析 | 第15-21页 |
第二章 俗语使用的表达手段 | 第21-31页 |
第一节 调整语义的表达手段 | 第22-25页 |
第二节 调整形式的表达手段 | 第25-27页 |
第三节 综合运用的表达手段 | 第27-31页 |
第三章 俗语的语境选择 | 第31-40页 |
第一节 从语境顺应的角度看汉语俗语的选择 | 第31-35页 |
第二节 在不同语境中的俗语意义与感情色彩的变化 | 第35-40页 |
第四章 俗语的表达作用探析 | 第40-55页 |
第一节 俗语所表达的言语行为 | 第40-46页 |
一、劝谏类言语行为 | 第40-43页 |
二、称赞类言语行为 | 第43-44页 |
三、警告类言语行为 | 第44-46页 |
第二节 俗语在交际中的表达特点 | 第46-50页 |
一、诙谐性 | 第47-48页 |
二、形象性 | 第48页 |
三、通俗性 | 第48-49页 |
四、可信性 | 第49-50页 |
第三节 俗语传播的文化内涵 | 第50-55页 |
一、精神信仰 | 第51-53页 |
二、价值取向 | 第53页 |
三、思想观念 | 第53页 |
四、制度习俗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