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乳品加工工业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包埋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8-9页
1 引言第9-15页
    1.1 益生菌第9页
    1.2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第9-10页
    1.3 乳酸菌在食品和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前景第10-11页
    1.4 乳酸菌制剂化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1.5 乳酸菌的包埋第12-14页
        1.5.1 转谷氨酰胺酶法包埋第12-13页
        1.5.2 凝乳酶法包埋第13-14页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4页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4-15页
        1.6.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1.6.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2.1 试验材料第15-16页
        2.1.1 菌株及其来源第15页
        2.1.2 原料与试剂第15页
        2.1.3 培养基第15-16页
        2.1.4 主要仪器第16页
    2.2 试验方法第16-18页
        2.2.1 L.casei Zhang菌株活化第16-17页
        2.2.2 L.casei Zhang高密度发酵第17页
        2.2.3 L.casei Zhang菌粉制备第17页
        2.3.4 包埋凝乳温度和pH的确定第17页
        2.3.5 转谷氨酰胺酶和凝乳酶包埋效果第17页
        2.3.6 酶最佳添加量和凝乳时间的确定第17页
        2.3.7 保护剂中蛋白质的优化第17-18页
        2.3.8 高密度发酵液包埋第18页
    2.3 测定指标第18-19页
        2.3.1 凝乳状态观察第18页
        2.3.2 凝乳硬度测定第18页
        2.3.3 菌粉水分含量测定第18页
        2.3.4 菌粉水分活度测定第18页
        2.3.5 菌粉胃肠液耐受性测定第18页
        2.3.6 菌粉耐热性测定第18页
        2.3.7 菌粉活力测定第18-19页
        2.3.8 冻干存活率测定第19页
        2.3.9 菌粉贮藏稳定性测定第19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1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9-36页
    3.1 包埋凝乳pH和温度的确定第19-21页
    3.2 转谷氨酰胺酶和凝乳酶包埋效果第21-28页
        3.2.1 凝乳状态的观察第21-22页
        3.2.2 凝乳硬度结果第22页
        3.2.3 凝乳活菌数结果第22-23页
        3.2.4 菌粉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结果第23-24页
        3.2.5 茵粉胃肠液耐受性试验结果第24-25页
        3.2.6 菌粉耐热性试验结果第25-26页
        3.2.7 菌粉活力试验结果第26-27页
        3.2.8 菌粉贮藏稳定性试验结果第27-28页
    3.3 转谷氨酰胺酶添加量和凝乳时间的确定第28-29页
    3.4 保护剂中不同蛋白质对菌泥包埋效果的影响第29-34页
        3.4.1 凝乳状态的观察第30-31页
        3.4.2 凝乳硬度结果第31-32页
        3.4.3 菌粉活菌数及存活率结果第32-33页
        3.4.4 菌粉贮藏稳定性试验结果第33-34页
    3.5 发酵液的包埋试验第34-36页
        3.5.1 凝乳状态的观察第34-35页
        3.5.2 菌粉活菌数及存活率结果第35-36页
        3.5.3 菌粉贮藏稳定性试验结果第36页
4 结论第36-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附图第44-46页
作者简介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肉牛饲养及冷鲜牛肉生产可追溯系统的建立
下一篇:游离脂肪酸对啤酒老化的影响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