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保加利亚乳杆菌细胞内甜菜碱的转运及其调控蛋白初探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第11页
    1.2 乳酸杆菌耐盐性第11-12页
    1.3 盐胁迫条件下乳酸杆菌对甜菜碱的积累第12-13页
        1.3.1 甜菜碱第12页
        1.3.2 其他相容性溶质第12-13页
    1.4 甜菜碱的作用第13-15页
        1.4.1 渗透调节第13-14页
        1.4.2 稳定酶结构第14页
        1.4.3 促进PCR扩增第14-15页
    1.5 盐应激条件下的蛋白变化第15-18页
        1.5.1 应激响应中的 σ 因子分析第15页
        1.5.2 各种应激条件下的蛋白变化第15-16页
        1.5.3 盐应激条件下的基因以及蛋白的变化第16-17页
        1.5.4 盐应激条件下调控甜菜碱转运基因与蛋白的变化第17-18页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7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2章 材料和方法第20-33页
    2.1 材料及仪器第20-22页
        2.1.1 材料与试剂第20-21页
        2.1.2 实验仪器第21页
        2.1.3 菌体活化及培养基第21-22页
    2.2 菌体耐盐性与渗透压的确定第22页
        2.2.1 耐盐性测定第22页
        2.2.2 盐浓度与渗透压之间的关系第22页
    2.3 甜菜碱最佳作用条件的确定第22-23页
        2.3.1 甜菜碱最佳作用浓度的确定第22页
        2.3.2 甜菜碱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第22页
        2.3.3 甜菜碱最佳作用温度的确定第22-23页
        2.3.4 甜菜碱最佳作用pH的确定第23页
        2.3.5 甜菜碱转运最佳浓度、时间、温度、pH的验证第23页
    2.4 保加利亚乳杆菌转运甜菜碱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2.4.1 胞内甜菜碱的提取第23页
        2.4.2 高效相色谱法测细胞内甜菜碱含量第23-24页
        2.4.3 吸光度与活菌数之间关系的确定第24页
        2.4.4 胞内外甜菜碱含量的计算第24页
    2.5 调控甜菜碱转运关键蛋白的挖掘第24-31页
        2.5.1 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的变化第24-25页
        2.5.2 超声破碎法提取菌体全蛋白第25页
        2.5.3 菌体全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5-26页
        2.5.4 菌体全蛋白超声破碎条件的确定第26页
        2.5.5 单向SDS-PAGE电泳第26-28页
        2.5.6 菌体全蛋白双向电泳处理方式的确定第28页
        2.5.7 双向电泳分析差异蛋白第28-31页
    2.6 外源诱导物与甜菜碱对盐胁迫菌体的协同保护作用研究第31-32页
        2.6.1 精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单因素实验第31页
        2.6.2 多聚磷酸盐单因素实验第31页
        2.6.3 L-半胱氨酸盐酸盐单因素实验第31-32页
        2.6.4 Plaekett-Burman实验第32页
        2.6.5 最陡爬坡实验第32页
        2.6.6 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第32页
        2.6.7 验证实验第32页
    2.7 数据处理及绘图第32-33页
第3章 盐胁迫条件下保加利亚乳杆菌转运甜菜碱能力研究第33-45页
    3.1 耐盐性与渗透压的确定第33-35页
        3.1.1 L. bulgaricus 34.5 耐盐性测定第33-35页
        3.1.2 盐浓度与渗透压之间的关系第35页
    3.2 甜菜碱最佳作用条件的确定第35-39页
        3.2.1 甜菜碱最佳作用浓度的确定第35-36页
        3.2.2 甜菜碱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第36-37页
        3.2.3 甜菜碱最佳作用温度的确定第37-38页
        3.2.4 甜菜碱最佳作用pH的确定第38-39页
        3.2.5 甜菜碱最优作用条件下的菌数测定第39页
    3.3 菌体胞内外甜菜碱含量的测定第39-44页
        3.3.1 吸光度与活菌数之间的关系第39-41页
        3.3.2 不同培养条件胞内甜菜碱含量的测定第41-43页
        3.3.3 最优条件下胞内甜菜碱含量与转运率的比较分析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调控甜菜碱转运关键蛋白的挖掘第45-60页
    4.1 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的变化第45-48页
        4.1.1 菌体形态变化第45-47页
        4.1.2 菌体大小变化第47-48页
    4.2 菌体蛋白含量的测定第48-50页
        4.2.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8页
        4.2.2 蛋白提取超声功率的确定第48-49页
        4.2.3 蛋白提取超声时间的确定第49-50页
    4.3 菌体全蛋白双向电泳处理方式的确定第50-51页
    4.4 甜菜碱对盐胁迫菌体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第51-59页
        4.4.1 单向SDS-PAGE电泳初步分析差异蛋白第51页
        4.4.2 双向电泳蛋白表达图谱第51-53页
        4.4.3 差异蛋白质谱鉴定结果第53-54页
        4.4.4 差异蛋白GO分析第54-55页
        4.4.5 差异蛋白kegg pathway分析第55-58页
        4.4.6 差异蛋白string network分析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外源诱导物与甜菜碱对盐胁迫菌体的协同保护作用研究第60-68页
    5.1 精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单因素实验第60-61页
    5.2 多聚磷酸盐单因素实验第61-63页
    5.3 L-半胱氨酸盐酸盐单因素实验第63页
    5.4 PB实验第63-64页
    5.5 最陡爬坡实验第64页
    5.6 BBD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第64-66页
    5.7 验证实验第66-67页
    5.8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附录 1第77-79页
附录 2第79-83页
附录 3第83-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虾峙门水域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下一篇:促成骨细胞増殖的乳铁蛋白肽制备及其生物信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