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9页 |
1.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7页 |
1.2 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7-9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2.1 对比分析、语言迁移和偏误分析的理论 | 第9页 |
2.2 关于“得”的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第三章 “得”字补语句的分类 | 第12-18页 |
3.1 已有的教学分类 | 第12-13页 |
3.2 本文的分类 | 第13-18页 |
第四章 “得”字补语句在日语和韩语中的对应 | 第18-30页 |
4.1 “得”字补语句在日语和韩语中的对应形式 | 第18-27页 |
4.2 “得”字补语句在日韩语中的对应统计 | 第27-29页 |
4.3 日韩学生“得”字补语句的习得假设 | 第29-30页 |
第五章 日韩学生“得”字补语句输出情况分析及对比 | 第30-43页 |
5.1 日本学生“得”字补语句输出情况及统计分析 | 第30-34页 |
5.1.1 日本学生“得”字补语句输出情况 | 第30-32页 |
5.1.2 日本学生“得”字补语句输出的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5.2 韩国学生“得”字补语句输出情况及统计分析 | 第34-37页 |
5.2.1 韩国学生“得”字补语句输出情况 | 第34-36页 |
5.2.2 韩国学生“得”字补语句输出的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5.3 本族语者“得”字补语句使用情况及统计分析 | 第37-39页 |
5.4 日韩学生与本族语者“得”字补语句使用情况比较与分析 | 第39-43页 |
5.4.1 比例差的比较 | 第40-41页 |
5.4.2 具体输出情况的比较 | 第41-42页 |
5.4.3 日韩“得”字补语句输出情况比较的总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日韩学生“得”字补语句使用偏误分析 | 第43-55页 |
6.1 日本学生“得”字补语句使用偏误及统计分析 | 第43-47页 |
6.1.1 日本学生“得”字补语句使用偏误 | 第43-45页 |
6.1.2 日本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的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6.2 韩国学生“得”字补语句使用偏误 | 第47-51页 |
6.2.1 韩国学生“得”字补语句使用偏误 | 第47-49页 |
6.2.2 韩国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的统计分析 | 第49-51页 |
6.3 日韩学生“得”字补语句使用偏误对比 | 第51-55页 |
6.3.1 从偏误率看日韩学生的“得”字补语句偏误 | 第52-53页 |
6.3.2 从偏误种类看日韩学生的“得”字补语句偏误 | 第53-54页 |
6.3.3 日韩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对比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习得假设的验证及教学建议 | 第55-59页 |
7.1 习得假设的验证 | 第55-58页 |
7.1.1 从输出情况看习得情况 | 第55-56页 |
7.1.2 从偏误情况看习得情况 | 第56页 |
7.1.3 结合输出情况和偏误情况看习得情况 | 第56-58页 |
7.2 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 第58-59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59-60页 |
注释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一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